美文网首页潇湘文学光阴的故事往事如烈酒
知青,知青 …… (10)——写在全国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知青,知青 …… (10)——写在全国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作者: 陈玉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21:01 被阅读293次
图片采自网络 “老队长”李发炎(《知青志》)

照片中的老者是安远县孔田公社新塘大队统安围生产队的李发炎。因为曾经担任过大队长和生产队长,人们都称他为 “老队长” 。在 “老队长” 满是皱纹的脸上,刻下的是沧桑岁月留下的印记;在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满满的是对知青的悉心照顾和关爱;在他硬朗结实的身板和一举手一投足中,更是展现了他的勤劳、善良、纯朴、厚道的山区农民的特有本色。

“老队长” 是我熟悉的一个人物。我下乡时,他是我们相邻的狮公坪知青队的贫下中农代表。1975年11月和1977年1月,他以贫下中农代表的身份分别出席了赣州地区和全省的知识青年代表大会。我采访过他并整理过他的材料。可惜的是前些年搬家时我把过去那些采访手册、记录本之类的都扔掉了,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一手资料,现在也惜之晚矣!

图片采自《知青志》

1969年3月,新塘大队接收安置了11名上海知识青年,其中 “老队长” 所在的生产队安置了7人。“老队长” 被指派为大队贫下中农再教育小组组长,负责对上海知青的再教育工作。从此,“老队长” 与知识青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满腔的爱都倾注在了这帮知青身上。生产上他手把手的教,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病有痛他更是嘘寒问暖。一次,上海知青邓建新阑尾炎发作了,这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老队长” 知道后二话不说,立即和别人一起把小邓抬到七八公里远的公社卫生院进行治疗。

图片采自《知青志》

“老队长” 关爱知青的事例有很多,而知青也为 “老队长” 的真诚帮助和关爱而感动。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境地。“老队长” 患有眼疾,一直得不到治疗。为了帮助他治好病,1971年9月,上海知识青年朱国生陪同他到上海医院进行手术,彻底解除了疾患。

1973年冬,在 “老队长” 的花甲之年,他被公社选派在新组建的狮公坪知青队担任贫下中农代表。他与知识青年的情谊和缘份在延续着,一直到1980年知青队撤销……。

图片采自《知青志》

在当年,象 “老队长” 这样关爱知青的贫下中农、社员群众还有很多、很多。及至多年以后的后知青时期,不少老知青都还不时地回到第二故乡,回到那曾经流过汗水、泪水和血水的土地上追寻当年的足迹,看望曾经爱护、照顾他们的大叔、大婶,队友、农友。


上海老知青回到第二故乡(《知青志》)

1989年5月,县政府成立了安远县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意在通过当年的上海老知青,加强与上海各界的联系,并充分发挥老知青对安远 “第二故乡” 的感情优势,继续为安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出资出力。

这里展示的,是《安远县知青志》出版前所收集到的部分上海老知青及通过老知青,为安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提供的投资和资助项目。


上海老知青筹集资助部分项目(《知青志》)

                    2018年6月24日于深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青,知青 …… (10)——写在全国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k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