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春日暖阳中,驻足竞秀湖岸边,朗此朱熹一诗,岂不身心惬意?
于此惬意中,“源头活水”者谁?柳绿湖光?朱熹之诗《观书有感》?恐自然景致之美与诗作构思之美二者不可或缺也,然最在胸中有“源头活水”!
“今终日营营,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采摘汲引之劳,而莹涸劳枯无常。”
此为朱熹同朝代人、比朱熹小九岁的理学家陆九渊在《与曾宅之书》中所言,是为注重“源头活水”的另一个版本。
人之为人生,能够“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无源之水,枯竭;无本之木,枯萎。非若此生,当何为?
“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这是朱熹的父亲朱松所作《蝶恋花 · 醉宿郑氏别墅》中的词句。敢问:父词是否子诗的“源头活水”?家庭的文脉流传是否可以在如此词云诗语中“一鉴开”?
再看朱熹的《观书有感》,诗中可有“书”之一字?借助生动形象揭示深刻道理的思维构建自不待言,比喻要不断接受新知新识才能保持思想活跃与进步的内涵亦可领悟,最美不是其意境——翻开一部经典,思想的天光与智慧的云影即如方塘鉴开,不仅使人思绪清晰,更有源头活水的理想性获得。刹那间,不是让人顿悟人的怎样存在才是诗意的栖居?
将古典作家的诗语词言译作现代版,不是才能真正让自己领悟著名教育家、读书家朱永新的话:“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于此同时,当然要问:这个朱永新思想是否源泉于朱熹呢?
由此,这篇文稿的标题就要由疑问句改为肯定判断:源泉,是人生之要害。
幸福人生,是不能没有思想的源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