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来源】:《精进2》p141
【R:阅读原文】思考限制的深层“意义”
一个黏性不强的胶水,肯定不能用来粘玻璃、粘木头、粘金属,这是这种胶水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反过来也启发我们去找到适合它的场景,在这个基础上,新的发现和创造就诞生了。
从这个例子类推,能不能设计出这样一套思考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一件事物具有的各种限制;
第二步:理解这些限制的“意义”;
第三步:基于上述的理解,构想满足这些限制的方案。
不要小看这三步,似乎有些简单,但是真的能让思考变得更容易。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排除法”来应用,在明确了限制以后,罗列出不符合限制的种种选项,把它们排除掉以后,剩下的选择一少,当然就容易找到正确的解答了。
解决问题的高手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识别和满足各种限制来加速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侦探破案必然要悉心寻找潜藏的事实线索,这些事实线索限制了案件的可能性,限制越多,那么案件的真相就会越收敛,就越容易破案。
医生看病也是这样,通过仪器获得的各种检查指标,限制了医生对病例作出过于主观的猜测,正是在这些限制的启发下,医生才能从最大的可能性去推断。
I:
【what】
一对夫妻互相抱怨,你怎么跟谈恋爱时候那么不一样;
女孩子说:我就是这么任性,你又不是第一天才知道的;你也不像以前一样关心我啊,饿了送面包,天天陪我出去散步。现在别说天天吧,一年看难得散一个步。
男孩子说:天天叨叨叨,怎么那么吵人;膝盖疼走不动。没事瞎走个啥,做做家务、看看电视不好吗?
...
女孩子向闺蜜投诉,这个男人真是不懂人心,我抱怨几句,不就想要被关心吗?散什么鬼步,只是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说说话,感觉彼此有爱和温暖。
闺蜜说:唉哟,男人啊,都是那样;结婚前、结婚后两个样。
别管他了,要过日子嘛;少一些争吵,吵闹很伤感情的;往后的路好长呢。
【Why】
我们生活中,是否也会遇到这种,想一起干但无法合作的事件情?例如:约伴但对方不应承
是否存在种种限制性因素?比方:对方膝盖疼(不舒服)、环境局限等;
是否也会想在限制性的环境或想法中,做出彼此开心且乐于合作的新想法和选择呢?
【How】
可以采用突破限制性思考的三步骤,如下:
1、明确限制:例如早上八点送娃到校,下午四点半接娃
2、理解限制的意义:准时到校养成孩子规则意识、准时接娃保证孩子安全感且不拖沓时间给老师们添麻烦,且给孩子一种感觉:妈妈很期待见到他,准时出现且也同样守时。
3、构想新方案:例如,在这白天时间内我可以干嘛,完成手头共读的事情及输出、家务及偶尔语音聊天;或者约朋友喝茶聊聊彼此的情况,散步唱K等。
【Where】
适用于家庭、商务及非正式合作、亲子交流、创意作品,不适用于惯性思维、气头上。
A1
这两天遇着讨论亲子沟通中家长是否用权威来安排孩子做作业的话题;
一个话题引起了我强烈的触动,并用几段式长篇幅发表观点。
本来以为说完就了了,也没太往心里去。
一则早上提示“沸水看不清全貌,盛怒看不清真相”的言语引起了反思。
是否在长篇幅背后还有些感受的感受没有表达出来。
经过梳理,确实是有的,便在更深一层的情绪:羞耻感和边界被侵扰愤怒的情况下,又说了一个长篇幅;言辞颇犀利,虽然对事不对人,但确有伤人之嫌。
昨天因为表达方式属于表明立场,而非合作方式,觉得有些不妥。
找了两鼓励咨询的朋友,收到的反馈是:表达技巧可以提升和已经够克制了。
但自己还是想想,强硬表达立场的方式虽然说明了需求,但是对彼此都是慈悲。
于是,自我消化了一天。
反思:
1、出现这种反应是情绪开关被打开:不尊重、没有沟通。
2、在退缩和攻击中,摈弃了退缩和默不做声,采取了攻击。表明立场、洗刷不被尊重的羞耻感;同时也是内心力量的增强。
3、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但是会担心对方说话不算数,害怕再次被伤害。
A1+:
采取突破限制性思考的三步骤,将处理办法调整为下:
1、明确限制:自己很主观,始终带着评判
2、理解限制的意义:在环境中,多看不同角度的理解,审视自我并放下执念
3、构想新方案:
1)一件事归一件事,情绪稳定后及时沟通明确表明观点
2)多审视自己可以做什么,更多敞开从不同角度吸纳意见
A2
我的目标:采用突破限制性思考三步骤,在这一周内每天带娃做作业。
我的行动:
1、明限限制:总希望自己有很好的方法可以更有趣味和启发他,然而我就是个期待很高的人,一严格就少幽默和容易紧张
2、理解限制的意义:
1)可以听取学霸爱人的意见(已沟通,说不用启发,按孩子的节奏来;保持每日做作业这个动作就好)
2)面对自己不喜欢循序渐进的想法和习惯,与孩子一起练习;
3)降低期待:从每个题必须对,到不会的可以放一放或者可以错再了下回改正。
3、构想新方案:
1)与孩子交流当日作业【每天有做】
2)他自己对作业的安排(时间和完成度)【日常惯例是:下课玩半小时、饭后作业、作业与爸爸一起运动类游戏】
3)无论对错,在他的安排下先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