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消失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作者: 李端云 | 来源:发表于2017-10-17 14:36 被阅读223次

提起建文帝朱允炆,很多喜欢电视剧的朋友会想起《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的小皇帝,宽厚善良、聪敏好学。撇开剧情的可信度,单从人物性格上来说,其人物塑造与历史评价还是十分吻合的。明史对建文帝的评价是:天资仁厚,亲贤好学

朱允炆剧照

当年朱元璋立太子时有些犹豫不决,几个儿子各有优劣,把江山交到谁手上似乎都有点缺憾。可是,著名谋士刘基对他说了三个字:好圣孙。太子之位便落到为人宽厚、其貌不扬的皇长子朱标身上。因为他有一个叫朱允炆的嫡长子。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从小就聪明好学,极为孝顺,甩其他孩子几条街。对这个皇长孙朱元璋是十分喜爱的,也只有由他来继承大统朱元璋才放心。在他的培养和教育上,朱元璋、太子朱标联合朝中的大臣都花了很大的心思,势必要把他打造成一位伟大的君王。

可是,历史就像一个好的编剧,后面的发展极为戏剧化。朱允炆十五岁那年,朱标病死,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登基四年后又被自己的叔叔燕王夺情篡了皇位,他本人也生死未卜,从此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疑团。

或许是受电视剧和各类前言的影响,我对朱允炆在位时期的表现格外期待。从公元1398年继位到公元1402年燕王发动靖难,朱允炆掌政四年。可是,当我兴致勃勃地翻开史书,摩拳擦掌准备认真品读一番,却大吃一惊。关于这段历史的描写,正史上几乎无正式的记录。

据记载,朱允炆掌政期间的表现基本上归结到三个方面:

一、加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这三位极富盛名的文臣。

二、改革弊政,对朱元璋时期一些严苛的政策予以修订,让百姓拥有较为宽松人性化的生存政治环境,史称“建文新政”。

三、集权思想严重,继位时间不长,便大刀阔斧的进行削番。

这第三点十分不道德,当时的藩王都是他的亲叔叔,爷爷父亲的尸骨都未寒,他便如此不顾情义,实在太不厚道。燕王朱棣为求自保,只有反了。

有了侄逼叔反的条件,再加上朱允炆优柔的个性,不懂军事和用兵,没几年就被叔叔成功地赶下台。

综上所述,建文帝朱允炆并不优秀。政绩不突出,为人不厚道,性格优柔寡断,也不懂军事,总打败仗。

这样看来,和之后名扬四海的永乐皇帝朱棣相比,他的退位也没有那么多的遗憾。

可是历史真实吗?它真的记录下了真正的建文帝吗?

有非正式的历史记录写道,建文帝掌国期间,国事清明,老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如此清明的环境,向来是无数文人政客对国家的终极期许。倘若为真,那建文帝对国家的治理还是很有成效的。

我个人更愿意相信后面的这种说法。一方面,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我喜闻乐见的。另一方面,作为阅人无数的开国皇帝所寄予厚望的皇太孙,作为接受良好教育的未来国君,作为从小孝顺善良聪慧上进的好少年,四年,可以发生很多故事,可以有很多作为。

可这些终究无从考证。因为,关于建文帝的过往,其档案文献及《起居注》都被朱棣销毁殆尽。

要掩饰自己的不道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相对于名垂千古,万世流芳,侄子什么的都不重要。

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那些拿着新主人俸禄的史官,对于前任能写下的只有不痛不痒的回忆和并不出彩的过往。

建文帝朱允炆执政的四年在历史上就这样消失了。

公元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宫内一片大火,建文帝朱允炆本人也消失了。

关于他的去向,传说颇多。有人说他死于火海,也有人说他出家为僧,还有人说他流亡海外,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就是去找他。

可这一切都没有答案,谁也不知道建文帝掌政时真正做过什么,谁也不知道建文帝究竟结局如何。

优胜劣汰、成王败寇,一直以来就是历史的规则,失败者不会有属于自己的地位。朱允炆失败了,所以他消失了,就这么简单!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 第四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流年芳华:他还被评为好圣孙呢,只可惜。没办法,结局是注定的。削藩只是给朱棣一个借口罢了。
    李端云:是的啊,没理由都会找一个,更何况有个现成的
  • 帝天宇:当年无论看电视剧还是看书本都对朱允炆的死挺好奇的,不过一直没有得出个结果
    李端云:现在基本上认为有结果了,但也是根据各种迹象得出的推论,反正时过境迁,结果也不重要了:smile:
  • 阿锦在行动: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皇帝都是好皇帝
    李端云:@A阿锦_9378 正是这样,其实谁当皇帝对老百姓没多大区别,老百姓只希望过上好日子。
  • Enjoy_355e:历史到底怎样不重要,人嘛都是自私的,换作你我也不见得就能那么公正无私还天下以真相。人民从来需要的不是领袖是好人,需要的是能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的人。从这一点说,作为人民的我是更倾向于朱棣的,多的不说,就凭朱允文不但满嘴的仁义更要命的是满脑子也是仁义,更更要命的是亲近士大夫。从古至今只要士大夫掌权那么土地兼并,腐败贪污,民不聊生也就自然而然。朱棣就聪明多了,仁义是说的,利益是真的,权利是我的,士大夫是干活的,老百姓要有饭吃的。所以,我,一个屌丝,拥护朱棣。
    李端云:@Enjoy_355e 嗯嗯,你的观点很鲜明,朱棣是出业绩的实干家,历史早就公认了。:smile:朱允炆没有完的故事总会让人多一些联想
  • 断鹂:朱棣,好皇帝,坏人!也许好人当不了好皇帝!哎,思维混乱…
    李端云:是的,你说得很对
    断鹂:@笔端流云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儿,哪儿能当真
    李端云:这是大实话,你已经领悟了历史规律:smile::smile:
  • a8dbb73c03ab:🙏🙏🙏🍎🍎🍎☕✍👍👍
    a8dbb73c03ab: @笔端流云 👍👍👍以文会友,不亦乐乎✍☕🍎
    李端云:多谢支持:smile::smile:
  • 鷺風:历史是胜利者书写,斯大林有句名言: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反之呢?
    鷺風: @笔端流云 就是嘛!
    李端云:胜利的反面就是失败,只能接受各种抹黑:smile:

本文标题:历史上消失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ql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