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暑病
中暑的意义
大气中的暑气,即太阳直射地面之相火,应往下降,尚未下降之气。
六气分为风热暑湿燥寒。
人身中的暑气,即胆经相火,尚未降入中气以下之气。
人身的六气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
相火对应的是暑气。
病者,此火气在地面之上,熏蒸燔灼,伤人肺气,所谓从口鼻而入是也。
暑气熏蒸,就会伤人,暑气在上,伤人肺气。
一伤之后,引起本身相火,熏人肺金,即是本身相火的暑气自病。
人体受到暑气影响,相火不降,就会产生暑气病。
引起之后,外来暑气即不负责。
暑气病是由外界暑气熏蒸引起,但是也是人体自病,要从人体自身去调节。
中者,伤也。
外来暑气,即是太阳射到地面的热气。
此热气人人都呼吸之,而病暑者不过于百人之一人,可见暑病乃人身的暑气自病,外来暑气,不过诱因耳。
大家都感受暑热,有些人病了,有些人没有病,所以,主要还是看人体自身的体质,也就是暑气是外因,内因是人体本身平衡被打破了。
少阳暑火,下降则为土气之根,不降则为金气之贼。
肺气清降之人,吸入暑气,肺能降之,降则暑化而成生土之火。
肺气不能清降之人,吸入暑气,暑气不降,停在上焦,引动本身相火暑气,逆伤肺家,遂成暑病。暑病分轻重两证。
暑气需要下降,如果不能下降,就会影响金气收敛的作用,金气不能收敛,就会伤害肺,所以署病是相火不降,金气失于收敛之病,病位在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