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说要赶回老家,他说她外甥女今年高考,他回去帮着填志愿,是啊,时光荏苒,二十年前我们一同走进高考的考场,高考对于我们来说仿佛是那么遥远,但它又是我们人生第一次所谓改变人生的考试,比较高考,他后面参加的无数的考试,改变人生命运的考试他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现在看来高考只是一个开端。
对于一个乡下的少年,他和《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平一样,家里一贫如洗,吃着最便宜的饭菜,穿着一年四季不曾变化的衣服。他没有按照村里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去考中专,而是上了高中,同样三年时间结果却不同,中专毕业可以分配工作,高中毕业如果考不上大学,那么只能回家种田。
在那个时候,上高中城里的孩子考不上大学还可以招工当兵,农村的孩子因为户口的制约只能回家务农,高考对于他来说似乎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的确高考是改变他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幸好刻苦努力的他最终考上了大学,从此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路上他考研上博,从工厂技术员到大学教授,他的高考之路见证了一个农村孩子的奋斗史。
时代在进步,农村孩子的选择更具有多元化,高考不再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但读书学习提升自我能力依旧是不变的道理。对于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上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最好途径,能有专业的教育体系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把高考庸俗化,把一次考试当作人生豪赌,仿佛高考决定了人生一切。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就像精神鸦片一样毒坏着朝气蓬勃的青年,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平常心去对待高考呢,难道只有高考这”华山自古一条道“吗?那些考不上大学的孩子怎么办,那些上了职业院校的孩子难道人生就是灰暗的吗?难道说”金榜题名“就一定人生辉煌吗?
毕竟,人生是场马拉松,别把高考这个“100米”当成决定成败的终点,不然,怎么能经得住长距离的考验呢?高考只是其中的百米,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是冠军,高考不是科举,我们不能出”范进中举“的洋相。
我想起百年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我们读书学习甚至上大学,从个人角度说是实现人生价值,从国家民族角度那不就是为了民族复兴,国家昌盛吗?
年轻的朋友们,高考只是人生的开始,无论成败,都要经历,所以胜不骄,败不馁,走好人人每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