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桃花源记》中的景象,其实是渔夫误入了死后人的世界,而看到的美好生活其实也是死后人的生活,文中所提到的秦朝,可以推算出这个村落的人其实是秦朝战争中死去的人,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后来听到渔夫说起晋朝的事,才使得村民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死了,这里是死后的世界。这也顺应了后面渔夫带人来找,也找不到自己的记号,也找不到桃花源了!因为村民记起了一切,便连同死后世界一起消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4657234/4e0fc665e42b55a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57234/70b9ce75f745f768.jpg)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上大神的推论,从各种描述上来说,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其实渔人来到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桃花源,而是来到了一片古代的墓地,并不是无凭无据的,阡陌最早的意思是坟墓的意思。
古文中的鸡犬,可以用来比作,野兽,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遍地都是坟墓,远处时不时的可以听见野兽的叫声。
这是为什么会用往来的行人,请注意这个“种”字,填埋,男女的衣服都像“外面”世界的人。
渔人知道自己可能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了,但是却要装作一副正常的样子,大惊后便装平静的问,那些“人”,一些问题,希望能早日离开。
那些“人”没有想放走他的意思,便把他留了下来,鸡和上文一样,代指野兽,但是作者没有继续写后文了。
也许他们的来历就是战乱时被杀死的孤魂野鬼,这里以前是个县城,结果现在却是这幅模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4657234/fce2cf9a9fca912a.jpg)
文中的此人,正是后文要提的一个人,太守!
到了晚上,渔人开始害怕了,(为什么渔人这几天不会自己逃跑),大家记住前文中,渔人是不小心才到了这个,地方的,想跑,可没那么简单。
当他平安的度过了几日以后,觉得安心了,于是,就想要离开这个地方。
里面的人并没有,用委婉的语气说,不要和别人提这个地方,像是命令,并且没有给理由,仔细揣摩,还是挺可怕的。
出去以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并且做下了标记,也许正有一个人在渔人背后看着他,擦拭这他做的标记。
太守和其他人包括渔人,来到桃花林,寻找着标记,但是标记已经消失了,一群人,迷路了,后文没有继续写下去,可想而知,太守杀掉了,知道这件事情的所有人。
这件事情就要无人问津时,刘子骥,文中特地提到了,高尚士,也许是当时太守那波人,无缘无故消失在桃花林里,被后人记录下来了。
未果?寻病终!其实已经到了,但是……,最后这件是就像诅咒一样,传遍大街小巷,最后到了陶渊明耳朵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4657234/53a6079216fd4bf0.jpg)
三条线索
线索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树据说有辟邪功能,所以能经常作为阴阳两界的屏障;桃花四月初飘落,即清明节前后,落英缤纷或许是漫天飞舞的纸钱。
线索二:“阡陌交通,……,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阡陌”有“通向坟墓的小路”之意;小路通往各家意在上供,“酒食”可能暗指祭品。(想来吃的还是秦朝时的祭品……)
线索三:南阳刘子骥听到这个故事,也去寻找,但没找到,病死了才把心愿了结。意思就是死后才能找到桃花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4657234/899f40381dfa4e4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