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的来操作同样一个选题,出版作品后的形态肯定千差万别,个中缘由主要是每个编辑在策划出版过程中的取舍观不同。
图书策划过程中的取舍标准,很难说对错,主要是合适原则。有些取舍也遵循一定的规矩和章法,下边我就《蒋介石后传:蒋介石26年台湾政治地理》一书的策划过程,谈下我个人的看法:
颜色的选择:
一本好书的诞生,一定经历了众多的纠结。古语说,有舍有得,对于一本书来说,最开始面临的选择,往往是最重要。因为这种选择决定着作品的方向,就像楼房的地基一样重要。
对于一个合格的编辑,在拿到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对作品的成型有了自己初步的判断。画家画画通常是“成竹在胸”,对于一个编辑来说,要“成书在胸”。
《蒋介石后传》最开始也面临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这本书要做成四色(彩色),还是单黑,或者双色?彩色的表现力丰富,相对容易设计,符合时下读图时代的读者需求,但彩色有时候也缺乏一定的庄重和沧桑感。选择单黑的话,很难体验设计的层次感,不容易出新。
纠结了很久,最后选择了双色设计,双色能在设计上做出层次,也能充分的运用设计元素,提高图书的品质感,也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这个选择确定之后,马上又会面临下一个问题:选择双色,用什么颜色更合适?两年前,我曾经策划出版过《蒋介石自述》,当时大胆用的“民国蓝”,效果反响非常好,这本书不适合再重复用蓝色。对照潘通色带,我与设计师先在电脑上初选了二十多种颜色,打印出来看效果的也有七八种。
蒋介石后传封面书影经过多次的打印、对比,反复揣摩,最后选择了一种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既能体现作品的庄重,又不失新锐的设计气息。后期验证,实际印刷出来的成书效果,比在电脑上看着还要舒服一些。
图片的选择:
这种纠结主要来源于四色图书,也来源于图片众多的选题情况。传记图书通常要搭配很多照片,从主人公年轻时候开始,直到人生最后一刻,会有大量的图片处理。如果遇到一个爱拍照片的传主,通常有几百上千张照片,看的让人头皮发麻。
《蒋介石后传》部分内文插图这个时候,就又涉及到一个选择图片的问题了:《蒋介石后传》中的图片很多,有人物正装图,有建筑物照片,也有历史场景图,粗算也有几百张,当然不能全用,只能选择一部分最好的的用。我觉得不能说选择最好,只能说选择最合适的。我个人总结,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则:
一是图片要符合篇章的内文逻辑,用网络语言说,不能让楼盖歪了。行文中更多的是对历史背景的描述,当然适用放历史照片。有的章节是以人物为纲,还是放人物图为主。当然,“文有法,而无定法”,为了出奇出新,也不能如此拘谨,亦步亦趋的按照这个逻辑来。有时候混搭图出来的效果更能出奇制胜。最主要的,还是回到开始的那句话上,要看整个篇章的逻辑,看整本书的基调确定选择标准。
第二个原则是少用重复率高的图片,多用新鲜感强的照片。同样一个人物的同一历史时期,通常有很多照片,一般来说有一些是使用率比较高的。我的原则是,重复率高,曝光率高的图片尽量不用。要选择新鲜感强的,角度好的图片。
第三个原则是要选择像素质量高的图片,这主要是与设计师做好沟通。通过对整个行文的把握,组织确定图片的取舍标准。这些主要要通过设计师来把握,免得后期印刷时候出现问题。
蒋介石后传内文插图阅读仪式感的创造与章节的编排
我觉得阅读是有仪式感的,所以一向不喜欢开门见山似的内文设计。
我觉得图书的开头,应该就像电影情节中的铺垫一样,要先制造个一个情境,把读者吸引到编者设计的情境之中,才能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让读者真正进入阅读世界。
《蒋介石后传》开篇对开设计:蒋介石入台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标注 《蒋介石后传》开篇的对开页设计,本意是做台湾地图标注行馆《蒋介石后传》书中有个细节,我觉得可以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蒋介石后传》主要讲的是蒋介石从1949年败退台湾岛之后,一直到他1975年去世之间的事情。也就是1949——1975之间的历史,所以我在整本书的开篇扉页,选用了一张1949年,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的合影照,标注:1949…
如下图:
蒋介石后传扉页:蒋、宋、小蒋照片在整本书的结束处,后扉页放了一张蒋介石、宋美龄互相搀扶走下台阶的背影图,作为整本书的结束,标注:…1975
如下图:
一前一后两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像是一道穿越几十年的光,投射到读者的眼中,令人无限唏嘘感慨。我想,历史的迷人之处也正在于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