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希望你能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不要活在虚幻的泡影里。
❤
我真没骗你,我就是参加招聘会了,不过是模拟招聘会。
最近的人力资源心理学课程一直是实践课,老师要求我们做简历,进行模拟招聘,并且给每位同学打分。
由于我是班长,所以第一次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老师叫上去当例子,以更好的给大家传授招聘技巧。
一个毫无准备的人,当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之前学过播音主持,还有一点点关于自我介绍的知识储备,没有冷场。但因为之前毫无准备,对自己要应聘什么职位心里也没谱,所以表现的极为糟糕。用我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思维混乱,结构不完整,语言表达不清,过度紧张。
我记得当时老师还问了我一句话,你如果是招聘人员你会录用你吗?
不要,当然不要!
“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没有准备就去打仗,会让你损兵折将。
❤
第二次,也还是老师指点,不计成绩。比起第一次,这次至少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从上台开始每一步都很认真,刚开始还是很大方地望着台下,后面却紧张起来了,人在紧张时身体各部分肌肉也都会变得紧张,双腿开始发抖,双手也不自觉地握紧了。更不用说,大脑也会短路,语速加快,一通胡说。老师说,如果让她打分,按我这次的表现,我可能刚刚及格。
要说上次表现的很差的话,还情有可原,因为没准备。而这次,是准备过得,不该表现的如此差劲啊。
和朋友聊天时,我说虽然上了几年大学,但感觉自己本科毕业什么工作都做不了,自己也没做好要去从事什么工作的准备。
朋友反问我一句,那你觉得你什么时候能做好准备?
转念一想,对于一些事情,我们永远做不好准备,就好像之前的每一次考试,考试前一秒还觉得有很多东西没记住,但考试还不是顺利的通过么。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你去应聘,人家更多的看的是你的潜力,也就是所能迸发出的能量。
❤
第三次自我介绍是今天早上。令我感动的是,老师昨晚专门给我发消息,指点我的自我介绍。
老师说,我比很多同学优秀,但我应该活泼的、有所删减的、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并且突出自己的亮点。
今天上台前压力还是蛮大的,毕竟不想让老师失望,反复的记忆并且在内心演习。
最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的把自己介绍完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习惯的原因,无意识中,使用了播音腔,使得介绍效果大打折扣,语言也不够凝练、准确。
确实,自己的表现还是让自己很失落。很多时候,你能想的很好,但有些东西就是表现不出来。
老师临走前,专门叫我出去,给我说让我一定要考研、甚至是读博。已经不是一位老师这样说了,了解我的老师都觉得我适合读研、读博,再加之我目前的学习状况,他(她)们也都觉得我该去考研。
❤
经过一番认真的反思,我觉得我的自我介绍之所以不那么成功,有几个原因。
我没考虑过本科毕业去工作,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做的那种工作叫什么,自我介绍中求职意向,随便写了一个日企新媒体部职员,但这并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对于日企我更是不了解,所以介绍内容不丰富、不活泼。一个你并不真正想去的岗位,你的自我介绍用心程度自然不那么高,更没底气可言。这样的自我介绍,怎么努力去表达,也会乏味、无趣。
要做好一件事,你必须发自内心的想去做,那样才会释放出巨大的内在能量。
除此之外,我也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缺乏表现力。内心世界无比丰富,却只能用文字来记录。
很多人说,羡慕我能写、能画、会学习,却不曾去想我也是个极度不自信的人。但也是这种不自信,让我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而膨胀。相反的,会看到自己的劣势,并正视它们。
❤
二十岁后,觉得自己一直很幸运,大学期间遇到的一些老师也很好,在我迷茫时指点我,在我不自信时鼓励我……
对于老师给的读研、读博的建议,我有两种解读。一是,老师觉得我继续深造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且我适合学习;二是,老师觉得我本科毕业后,与大家同台竞争,表现力不强会让我处于弱势。
可能在别人觉得,继续学习这不挺好的嘛。可只有我自己深知,这也正是我的劣势,人应该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这话说的没错,可仔细想想,取长补短总长度没变,所以这并不是一种进步。扬长避短,一直拿自己的优势去生活,会让自己生活在优越感中,从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逃避自己的不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我大学来的学习、生活理念。而现在觉得发现自我、挑战自我也极为重要。说这些,并不是需要我们去把自己不擅长的事也做到极致,而是希望我们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全新的态度,不要在那些泡沫般的赞扬声中迷失自我。
直到此刻,有些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想的很透彻,但我在努力的寻找答案。
一边努力地向前奔跑,一边寻找答案。
今天,我参加了招聘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