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读了本书的第一节,作者提出做资料的四个步骤:视觉呈现、逻辑、沟通、输出。今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视觉呈现的相关内容。
1 视觉呈现决定资料的形式
作者在15年的工作过程中,接触的商业资料超过10万页,其中包含自己做的1万多页各种提案书、讨论资料等,打底稿改来改去最后没用上的三万多页,指导部下或者支援他人做的几万页。经过这么多实战后,某一天森老师(作者森 秀明)静下心来忽然想到了资料的形式,然后拨拉拨拉完成度很多的那些资料,发现做资料常用的就是12种形式。
这十二种形式我们在上一节中已经列出来给大家看了一下,森老师说如果大家把这12种方式都掌握了,那么基本上所有商业资料都能对应了。(再给大家上个近照,中文偷懒上个昨天的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713/ba2a608932726e1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713/4634409cd7510b9c.jpg)
其实这12种呈现形式也是内有乾坤的。它们是基于逻辑学总结出来的。说服对方的技能、讨论时论点的组合方式这些都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智慧的结晶。它由6种基本的论述方法构成:一对一论法、并列论法、结合论法、连锁论法、对立论法、比较论法。视觉呈现中的12种方式和这6种论法是对应的。森老师很自豪地说他把自己长年经验得出的诀窍与人类长期以来构筑的逻辑法则联系到了一起。
那么商业资料的呈现方式与它内在逻辑的组合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上行家的话,通过资料的呈现就可以判断做资料的人用的是什么逻辑方式。相反的如果你定了自己观点的论述方式,资料的呈现方式自然也就定了。这样使用这12种方式就可以让我们做出主题更明确,逻辑更清晰,简洁易懂的资料。在这里我们先理解各种呈现类型,知道它们和逻辑组合方法之间的关系。各个模型的详细解析日后呈上。
明天我们读逻辑的简介部分,明天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