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在许愿时无需多想,随口就说出新年快乐、天天快乐,仿佛快乐是人人都追求的一样东西。可如果我说快乐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你却未必赞同。
快乐怎么能算作是人生目标呢?
如果我们都在忙着自己快乐,那谁来养家啊?如果为人父母图的是自己快乐,世界上还有孩子能长大成人吗?总得有人做大家都不喜欢的事吧?
如果你告诉父母你找工作的心愿是这份工作一定要让你开心快乐,你还为此列出一张清单,他们可能没懂你在说什么。和从前一样,父母会提醒你要好好学习,找个像样的工作,嘱咐你千万别忘记自己的责任。
读到这里你该明白了吧!好多人嘴上说要快乐,心里却未必明白它究竟是怎样一种东西。人们不经思考的把快乐跟享乐混为一谈,或是把它置于责任、成就、成长的对立面。
中国家庭的育儿观念,孩子成才比快乐重要。
北大才子王猛和父母的冲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父母否认孩子的选择权,忽视孩子的情绪,由此造成的心理创伤在王猛成年后依然无法释怀。他无法原谅父母,更无法接受自己。
对成年子女来说,与父母在情感上无法和解不仅是心头无法磨灭的隐痛,还会时不时的跳出来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另我们无法在事业和亲密关系上投入全部能量,成为个人发展的羁绊。
网上评论很多把矛头指向父母或王猛本人,其实指责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
不单单是王猛,很多人在父母面前都没法欢天喜地的自在开心。成年后的我们,越来越沉默冷静,对快乐这种感觉甚至有种负疚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不够好,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
好多时候,妨碍我们快乐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你捏着零钱去彩票站,一路寻思着该怎么下注,这时的你,心里对中奖其实是抱有希望的。但偏偏在递出零钱的那一刻你对自己说:别傻了,我怎么可能中奖呢?!中头奖的概率跟被雷劈差不多,我能中头彩纯粹是痴心妄想……
就在那一瞬间,这张小小彩票带给你白日梦的那丁点喜悦就这么破碎了。
我们是不是误解了快乐?
从小到大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接受这样的观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们被告知:那些凡人不可企及的境界就像悬在仙界高枝上的果子,你必须经历痛苦挣扎、放弃掉很多常人的享受才能拿到。于是我们活得多少有点像战士,冲击一个个目标,有人成了烈士,有人冲进战壕,还有人最终拿下了阵地。
然而我身边好多拿下阵地的同龄人都不怎么快乐,我于是开始较真,怀疑“先吃苦才能快乐”这个逻辑不成立,它无法解释既然快乐的前提是吃苦,那么?还有从生活经验看,我并不觉得拿下阵地的一定比躲在战壕里的人更快乐。
我于是认真的花时间想搞懂这个问题。我不想拿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再传授给学生,误人子弟。我做的第一步就是回想当初自己是怎样设定人生目标的。我问自己:
当你一路走来,每一次抵达、短暂停留、再出发这样的行程表,有没有让你的内心真正感到满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当你认定生命里的某个人、某件难题、某个信仰,把它看作至纯至尚,那么在你得到爱情、事业和信仰以后,我想问:你有没有感到自己真实的活着?(快乐是因为你自己相信你要追求的东西足够特别)
无论得到还是失去,你感到自己活得无怨无悔吗?(无需丰碑来证明快乐,你决定快乐就会体验到它)
我很专注的考虑过上面这三个问题,已经有了部分答案。2018年我还要继续认真的思考下去。
在 TED上搜索“快乐”,能发现76部演讲短片。这些演讲背后都有学术研究坚实的支持,有些观点挑战常识,值得一听。比如说,你知不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感均值”,他如果彩票中头奖或在车祸中失去家人,幸福指数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但一年后再测试,绝大多数人都会回到均值上来。基因对幸福感均值占50%的因素,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这就意味着真的有人天生更容易快乐。
大量统计证明,一个人的幸福感与财富收入没有多少相关性,跟教育程度的关系也不大。这世界上不幸的富翁很多。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他人、尤其是与家人伴侣孩子密友的关系好坏。
如果你对父母和学校里的教导不甚满意,不妨自己花点时间,重新想一想什么事能让你发自内心的满足。
我个人的体会,快乐其实分层次:
第一种快乐是微小的、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小确幸,它们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几秒钟到十几分钟,不会对我们长远生活造成太多影响。
再进一步的快乐是中等的、让你感觉良好的事情,它可能是你在跟朋友聚餐时厨艺超水平发挥,赢得朋友赞叹,还有可能是跟你喜欢的人度假旅行,这样的快乐往往被我们收藏在家庭相簿里,提醒我们生命的精彩时刻,并且当你想起这些日子,会觉得它们能代表你是谁。
第三种快乐是深刻的、能让你无限接近你心中期待的自己,比如你和爱人共同期待宝宝出生,你第一次远足探险登顶,与你共事很久的同事向你伸出橄榄枝共同创业。这些事并不总是特别宏大,但它记录着你要成为的样子。
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吃苦精神其实也没错。事实上人性本来就有自我完善的基因,很多快乐的感受都来源于自我能力和身份上的突破,比如为人父母,工作恪尽职守,守护信仰,作义工……这些事虽然做起来辛苦,但给我们内心的回报也很丰厚。
人追求快乐并不纯出于自私,我们的快乐很多时候也来自奉献和付出。
快乐无处不在,从小确幸到大实现。
你不非要活得特别壮烈,等有一天,把你实现梦想的过程讲给别人,假如它真的是个很动人好听的故事,我觉得就很棒。
快乐这种能力,可以培养
周末在Netflex 上看了一部叫 Happy 的纪录片。为了拍这部片子,剧组记者找到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这部影片让我大开眼界,大千世界,居然还有这么多种活法,非常有意思。
被采访的这些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共同点。有街头卖艺的魔术师,还有常年在各个不同城市巡演的戏剧表演者;独居在西藏山巅的藏传佛教徒,从未上过学靠蹬三轮养活全家十几口人的印度男人;失业以后和三个孩子住在荷兰政府保障房里的单亲妈妈。
其中有个女人让人印象深刻,她是被一场事故毁容经历离婚再婚的舞蹈精灵。看到美成维纳斯一样的女人脸被毁成那个样子,我也有种莫名的愤怒,这个女人如何活下去?!前后对比太残酷,逼得人必须想出一个严肃的理由,给生命一个立得住的理由。
她不仅活下去了,而且活得还特别美。事故发生后四年,她再次站在婚姻神殿上,修复后的侧脸依然让我有些不忍,而她的笑容同样令人心醉难忘。
看完这部片子,我把快乐总结成这样几个简单的原则:
快乐的感觉——立刻!就是现在。
快乐的前提——有明确的期待,并把它转化成任务。
快乐有时限——一旦达成,不多眷恋。
简单打个比方。
一群人去登山,这座山超出你以往的经验。(明确的期待)
为了攀到山巅,你要提前几个星期在健身房练习,扩充你的身体极限。你跟伙伴们认真的计划路线,提前查看好天气,你还从行家那获得最可靠的户外运动知识,准备好行装,之前充分休息。(把期待转化成任务)
到了约定的当天,天还只是蒙蒙亮,你就在山脚下与伙伴们集合开始向山顶出发。走在路上的你,很小心的避开危险,尽量让脚抓紧地面,你还遵守老手们的建议,少喝水,短停留,节约体力。(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辛苦,也有喜悦)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攀登,所有人终于到达了峰顶,你们欢呼雀跃,感觉好极了!(巅峰时刻,在你的大脑中会定格成画面)
几分钟后,有人提议:咱们得下山了!再不快点朝山下走,可能无法在天黑前赶到休息营地,会有危险。所以在经历了十几分钟“人生之巅”的极乐体验后,你们一众人开始朝山下走。(无论是达到多么大的成就,快乐的感觉不会长长久久。生活还要继续)
你心中明白,自己的能力又提升了一格,完全可以攀登更高难度的山了。这样的成就感让你深深的喜欢上了登山这项活动,你开始计划下一次。(超越自我,是一种深刻的满足感。登山这件事,也从喜欢升级成热爱)
快乐,其实可以很简单
最后推荐一个人Sam Bern。专门有部纪录片讲述他对生命的理解。
看完这部 Sam的快乐哲学,我发现 Same提的方法其实都很简单,容易操作。
别在自怨自艾上浪费好多精力;
和那些真正你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保持一路向前。
当我们找到真正让我们感到热情的东西,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那我们就拥有了快意绽放的人生。
我是布拉格向北,一名瑜伽士,英文旅行博主,目前在加拿大读博士。
万物生灵皆有灵,希望你在我的文字里体会到满满的幸福和温柔的善意。
你可能喜欢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