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笔散文每天写1000字
读书笔记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2)

读书笔记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2)

作者: 文心之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14:36 被阅读0次

书名:《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作者:马克·克雷默、温迪·科尔

译者:王宇光等

页数:362 页

阅读时间:约  6 小时

阅读体验:★★★★

一个长篇故事,就好像谈恋爱。为了支撑自己,我会努力围绕着受访者的世界构建一个世界。

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就需要花时间等待我们的所见所闻呈现出真正的意义。过一段时间再动笔写自己的经历,这对写个人经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最有意义的事情,总是要求我们消化、吸收和理解它们意味着什么。

修改的意义也是如此。

第一步,就是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你对自己缺点的任何审视都感到恐慌,那么你也不可能在个人散文的写作中走得太远。你需要能够从一个高度看自己,知道如何在社交场合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何时最有魅力,又何时看起来固执己见、胆小如鼠或者荒谬不堪。你必须开始给自己做一下清查存货的工作,以便于给读者呈现一个具体的、清晰易辨的自我。

正视自己,哪怕是灵魂中遭自己鄙视的部分。

从你的怪癖入手——癖好,顽固的性格特征,以及恐惧社交的习性,都将你与其他人区分开来。为了建立自己的可信度,就要避免司空见惯。谁愿意去读路人甲的故事呢?很多刚起步的散文家,竭力装作可爱而亲切,竭力去适应,结果读者却觉得很无聊,他们渴望着更猛的料、更权威的语调。控制自己表达的欲望,磨平自己的棱角,或者照顾每个人的感受,这些在纸上行文时全无作用。文学不是一个适合墨守成规者的场域,作为作者,我们必须用演员处理独特的外貌或者声音特质的方式,把自己小小的不同点最大化,并戏剧化地投射出去。我们必须将自己戏剧化,将我们拥有的特点放置在最清晰聚焦、界限分明的灯光下。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只强调能引向最激烈冲突的个性特质。

不写废话和删除废话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不知道什么是废话。简洁的前提是识别,这个需要时间去历练。

开发我们的怪癖只是变成纸上角色的第一步,作为一个个人散文作者,你不能假设你的读者对你的背景有所了解,无论你在以前的文章中解释过多少回。你必须变得敏捷熟练,你要迅速且不着痕迹地嵌入这些信息。

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你必须习惯于放任自己最天马行空最古灵精怪的想法,而不是去抑制它们。

把自己变成角色的过程,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从自恋中解脱出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才能从外部看清自己。做到这个可能是一种解放。

这一点,太有感触了!

任何人,哪怕最伟大的作家也写不出精良的初稿。有30年笔龄的沃尔特·哈林顿说:“我必须得先写点儿废话,才能写出不是废话的东西。写作就是思考,是报道的拓展。

好的作品是极为复杂的,一稿、二稿甚至第五稿都未能柳暗花明。好的作者往往是那些日积跬步的平凡作者。

写吧!就从废话写起,一千句废话里指不定写出一句至理名言呢!

改吧!说不定哪一天就改出一篇佳作来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mg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