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时候也照照镜子,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的脸上有一种植物的表情。肤色红里偏黑,有点粗糙,傻傻地无来由地笑。城里人都在速效地生活,逛商超解决一日三餐,奔走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精英们忙着努力成功,商界大咖东奔西突融资上市。而我站在一片田园里,抚摸着我的玉米,为一个个长长的玉米穗而欣喜,感到嘴里没味时,摘下一个黄瓜或者是西红柿,站在藤架下,肆无忌惮地大嚼特嚼。
人在乡下,与草木为伴,方才觉出周而复始是什么含义,从春播到秋收,欣欣向荣是一种什么景致,而一种生命由盛到衰,又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突然就想起清明上河图来。2019年冬天在北京儿子家猫冬,没事的时候就往国博跑,这里正在举办纪念伟大祖国建国七十周年的各种展览。在二楼的一个穹幕电影大厅,正在上演利用3D技术制作的清明上河图。汴河两岸人们经商生活的场景,一幕幕全都栩栩如生,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鸟在飞翔,商船驶过带起了波浪,商铺林立 ,肩挑背驮的一个个人物,还有高低错落的各种声音……
有一个正在买卖猪崽的情景,看得我不自觉地笑了出来。大概是猪抓到手没有看好,小猪崽在脱逃,卖猪的人有点没有反应过来,张着两只手,嘴角开得很大;买猪的伸手去捉,没站稳摔倒在地,手里攥着一截空绳子;旁边围观的人也作出各种姿态,一副围追堵截的架势。那一瞬间的反应太真实了,不能不把人代入其中,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好多繁荣而有趣的场景,不能一一道来,总之就是看得我着了迷,反复地排队,看了许多场。本就好奇,想知道古往今来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从清明上河图中,仿佛窥见一二。原来自古至今,农耕文明的生活大同小异。立春的时候,赶牛下地;清明的时候,思念一下远去的亲人,看一下绽放的梨花;赶集的时候,去卖掉多余的农产品,换回一些生活物资。总之一年四季,是要把辛劳扛在肩上,用双手去挣来一份衣食温饱。
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与他们何曾相似?立秋了,趁天气晴朗,进到地里,摘下一堆辣椒一堆茄子,准备借着不减热情的太阳,把这些劳什子晒干。
现在学会了许多晒制菜干的方法。比如茄子,起初以为只是把它拿来切成条,放在好太阳下晾干收存就可以,但这样晒出的菜干,冬天即使回软之后,也是又硬又柴,极不适口。
后来见到邻人也在晒,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弄成真正的茄干。先把它们晒到七分干的时候,放到锅中蒸透,再进行晾晒。这样干透之后放起来,冬天要吃时洗干净,稍一过水就会回软,按自己的口味再加工,那就又软又嫩,美味可口了。
以前只在辣椒红透的时候才揪下晒制,无非是用它打碎成末,炸辣椒油。看邻居们都栽那种牛角椒,结得多,椒肉也厚,也开始栽。不成想这种椒长得快而且太能干了,每一个小枝丫上都挂着四五个一拃多长的大牛角,看上去浓绿的,是正当时;颜色稍一偏黄,那就是要变红,要老了。
结得太多,根本消化不了,就用学来的方法,制作干椒。在它们还没有红时就可以摘下来,从根蒂部向内里一推再向外一拽,那个辣椒的籽核部分就与椒肉脱离。把籽核一掏,椒肉一掰两半,就可扔在院中尽情地晒了。
晒干的椒肉,冬天回软后爆炒,原味不变,而且口感也是一如当初。这些都比反季蔬菜有魅力,因为依旧不减绿色生态的本色,味道也没有变化,现在在饭店也是很受推崇的一种食材。
享受自然的果实,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它们在光阴里慢慢成熟,任何人为的干预,都会影响它们的情绪,破坏它们的品质。
自以为不是很笨,真正一招一式地触摸生活细节,会看出许多不足,这几年,几乎过着典型的傻子过年看邻居的生活,在人家屁股后面,亦步亦趋。论生活智慧,自己远远比不了那些农民邻居,回归最本真的原生形态,他们才是高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