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个国家,真的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虽然我对其并无好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里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作家、大文豪,他们在人类文明史的星空上,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正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一个走到哪里都会“怼”上一顿的“杠精”,同时也是伟大的“俄罗斯民族的良心”!

他说:“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他就是写出鸿篇巨著《古拉格群岛》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这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一个炮兵连长、一个劳改犯、一个癌症患者、一个中学数学老师、一个作家、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民族的良心”,所有这些角色集于一身,就构成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一个月,在俄罗斯的北高加索,遗腹子索尔仁尼琴出生了!这个一出生就没有父亲的孩子,由寡母抚养,后来在学习上却有着惊人的天赋。读大学时,他是数学与物理专业的学霸,还兼修俄国文学。文理兼修,不得不服!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入伍,担任炮兵连长,还两次因为英勇无畏而立功。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索公没准儿能在部队里继续加官晋爵,可是,他天生就不是“合群的鱼”!

1945年,因为一封信,索尔仁尼琴被判八年劳改,沦为一个劳改犯!其实他在给朋友写的这封信中也没说什么反动言论,就是用了“那个蓄着络腮胡子的人”、“主人”和“老板”等等词汇,结果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被判刑。在劳改期间,他还切除了一个肿瘤,后来癌症扩散,一度濒临死亡的边缘!被允许去治疗之后,索公还顺道写了一部小说!
命运的神奇之处在于:斯大林死后,索尔仁尼琴洗脱了全部罪名,恢复了自由,而他的癌症,也奇迹般地康复了!
“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时间到了1962年,苏联的“大阳春”时代,时任中学数学老师的索尔仁尼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据说还是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出版的!这部小说是苏联历史上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引起了苏联国内极大的轰动!他也因此被吸纳进入作协,成为“体制内的御用作家”。
在体制内六年之后,天生不安分的索公又开始“搞事情”了!他的作品《第一圈》、《癌症病房》在境外出版,他因此被开除出作协。这两部作品都有严重的“揭丑”倾向,《第一圈》描写了莫斯科郊外的一个Zhengzhi犯监狱,变相揭开了某些黑暗现实。而《癌症病房》则是以一家医院为背景,揭露了“大清洗”时期的种种秘辛。

“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成为文学的。”
按此标准,索尔仁尼琴的作品配得上“文学”二字!
当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际,他在自己的祖国已经快呆不下去了!1973年底,他的不朽巨著《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出版,而后轰动世界文坛,销量达三千多万册。
“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的追求就在于冲破阻拦而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古拉格群岛》是索尔仁尼琴“讲真话”的方式!
“古拉格”一词来自俄语的音译,是“劳动劳改营总管理局”的意思,有人直接称之为“集中营”。主要用来关押秉持异见的“Zhengzhi 犯。古拉格历史悠久,它产生于20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最初是在索洛维茨基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特别劳改营,用来关押那些不同Zheng jian 人士。此后这种劳改营“遍地开花”,最高峰时共有170所,而索公用“古拉格”做书名是暗指劳改制度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孔不入。
“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

《古拉格群岛》全书共有七个部分,索尔仁尼琴用记忆的方式抵抗暴政,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最终完成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书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控诉了那个残暴制度所犯下的滔滔罪行!
可以想见,这部巨著的出版对苏联政权是一种怎样的打击!所以在苏联本土它被迫成为“地下文学作品”,不能公开传播。
一个人的一支笔到底有多大力量?很难说清,但有的时候这力量大到可以撼动山河!
毫不夸张地说,索尔仁尼琴以一己之力撼动了极权统治的根基,后来的苏联解体证明了“挑战高墙的鸡蛋”的最终胜利!
“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ZhengFu。”索尔仁尼琴之于苏联,就是另外一个Zheng fu!
1974年,索尔仁尼琴被祖国驱逐出境,他再一次被“流放”,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祖国向他紧紧关上了大门!
被驱逐之后,索尔仁尼琴才能去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后来他流亡美国。一般人会以为索公这回算是找到了精神家园,一心投入美国的怀抱了,而事实真相让人大跌眼镜!索公刚踏上美国国土之时,就带来了一场大骂美国资本家的演讲,他还批评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和实用主义,抗议新闻媒体侵害隐私,甚至认为美国音乐都令他难以忍受。

二十年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彼时的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已经进入改革时代。可是索公仍旧不忿不满,怒怼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批评当朝政府和权贵,并且拒绝叶利钦颁给他的奖章。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精神,必须产生于我们自己的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氛围。”大半生被祖国“放逐”的索尔仁尼琴终于在晚年能自由地讲出真话,并得到了祖国的承认和肯定!
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那天,索尔仁尼琴获得2006年度俄罗斯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俄罗斯国家奖,普京亲自去他家给他颁发国家奖章。

2008年8月3日深夜,一生怼天怼地怼强权的索尔仁尼琴由于心力衰竭在莫斯科病逝。他的妻子说:“他度过了艰难但幸福的一生”!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一生立场摇摆不定,让人难以琢磨,觉得他配不上“俄罗斯的良心”这一殊荣,其实他一生只坚守了一个立场:对政治现实永远不满一直批判。
不管索尔仁尼琴最后的立场是否正确,他一生保持对现状不满的精神,他一直秉持异见的努力,他的煌煌巨著《古拉格群岛》,都足以让他成为“人类的良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