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禾
在美国学习生活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我总是在思考关于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两个国家的学生,究竟差在哪儿了呢?
智商差异?
我并不这样认为。人与人之间原本智商差异就不大,大部分人都在相似的区间之内,毕竟天才和智力低下的都只是少数。况且,在我经历了外国老师花了半节课的时间讲授初中数学内容之后,我坚信,中国学生是很聪明的,在大学之前,学的课程也要比外国同龄人要难得多。智商差异这个观点,并不能使人信服。
智商分布图外国学生更勤奋?
这个更站不住脚。前段时间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列出一个北京市海淀区的孩子一周课外需要上18节课,涵盖了数语外、围棋、钢琴、足球等各个领域。而这些课程都是孩子自己要求去上的,虽然自己也感到很累,却一直都在坚持。虽然这篇帖子的本意是想反应中国孩子目前的教育现状,却能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其实中国娃并不懒惰,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不断让自己更加的“强悍”起来,虽然他们自己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概念。这么看来,勤奋这个说法,似乎也不太对。
认真学习的孩子又聪明有勤奋,看起来中国学生似乎应该比美国学生更优秀才对。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我的留学经历中,我还是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差异:外国学生往往更主动,在小组作业中表现更积极;他们经常充当领导者或统筹者的身份,对事件或知识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有时候听他们发表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的体验。从我感受的角度来说,中外学生的差距就在于思维方式。外国学生往往带着探究、思考和判断去学习一样新的知识,而大部分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全盘接下,并没有经过大脑的深入思考。
批判性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叫做“批判性思维”——能够区分“事实”与“观点”,对外来的信息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深入思考并加以判断。这部分,恰恰是我们目前教育最为欠缺的。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教育从小到大对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听完《小红帽》的故事之后,就会得到“大灰狼是坏蛋”的结论,并对此深信不疑。而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会写很多描述性语句,并让孩子们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比如:
小红帽要去给外婆送东西吃。——事实(能被证实真假的陈述)
小红帽是好孩子。——观点(信念、感觉、看法)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外国的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学会区分更高级别的事实与观点。其实,有些时候事实中隐蔽地掺杂了笔者的某些观点,这已经给事实带来了主观影响,给大众以倾斜性误导,从而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在辨认和区分事实与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批判性思维,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而不是人云亦云。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朋友圈经常被转载的各类“你非看不可……”,“XX的十大禁忌……”之类的帖子。当这些帖子被疯狂转发传播的时候,是否真的有人去研究去判断,这些信息究竟是事实,还是观点?是否有人通过一些可查询的途径,去深入研究文章中所列事项的真伪?也许会有人这么做,但也只是极少数。等到“谣言粉碎机”一出,大家有立马180度大转弯,之前宝贝得不要不要的,现在恨不能像躲禽流感一样离得远远的。同样,大部分人的大脑依然没有在工作,他们所做的就是听到、看到、知道、相信这么简单。
由此看来,“批判性思维”其实是我们与国外学生最大的差距之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外国学生都能够深入思考,也不是所有的中国学生都浑浑噩噩,我只是说普遍的一种现象而已。
或许有人会问我:“那你的批判性思维有多好?”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一天和小伙伴们讨论女人当街殴打小三的新闻时,我义愤填膺地说:“小三就该打,没什么好姑息的!只要被看到,当街打也没什么不妥!”而朋友淡淡地问我:“你怎么确定那个人就一定是小三呢?如果照你这么想,我随便想报复个谁,只要在街上说他是小三就好了,别人都会帮我打的不是?”想来,朋友说的很有道理。看来我的批判性思维也需要进一步修炼才行。
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建立批判性思维,是你我都需要的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