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让我们的夸赞。不过赞美孩子也是大有学问的,研究表明,总是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并不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夸孩子也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那么,到底如何表达,才是对孩子最适用的夸奖方式呢,如何夸孩子才能够支持到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过多的批评,会让孩子形成自我否定的思维惯性,会拿走孩子的内心力量,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自信。而赞赏会让孩子内心力量越来越充足,也会让孩子更有力量去创造和争取自己真正想要的。
跟我们的过往比起来,给到孩子越来越多的赞赏,而减少批评,这一定是一种进步。但是不恰当的赞赏不一定能够带来我们想给孩子的力量。
下面我们分享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邀请家长们试着把自己当作孩子来感知一下,听到这样的赞赏,我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刚刚画完了一幅画,但是你自己特别不满意,那个房子,你怎么画也画不好,你觉得画的特别难看。这时你的爸爸或者妈妈走过来对你说,哇,你总是画的这么漂亮!
你刚刚在毕业典礼上扮演了国王的角色。可是一开始你就把台词忘了,中间还有几处表现让你特别沮丧,你对自己并不满意,下台后,你的老师对你说,刚才的表演特别棒,你在表演方面真是有天赋。
写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难住了你,你偷偷的照抄了同桌的作业,回到家里,爸爸妈妈检查了作业之后对你说,你太聪明了,这道题你都做出来了。
你刚开始学打网球,打的还不是特别好,求经常不过网或者出界。今天下午你和朋友一起打球,你发了一个还不错的,求你的朋友跟你说,你的网球水平很高啊。
刚才我们给了大家四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邀请大家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一下。当我们被这样赞赏的时候,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这样去夸过孩子呢,那么孩子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呢。
很多时候,即便我们真诚的想赞赏孩子。可是如果我们的语言不够恰当,往往会引发孩子一些其他的反应和感受。
孩子可能会因为我们的赞赏而怀疑我们夸奖他的动机,有的时候可能会质疑我们在这方面滴水准。有的时候可能会引发孩子的自我否定,带来他一些额外的心理压力,还有些时候我们越夸孩子,孩子可能往往在这方面越不自信,会联想到自己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的时候。
之所以我们的赞赏,会引发孩子一些不好的感受,原因就在于,在我们夸孩子的时候,更多的。去评价了这个孩子,而没有去认真的用心地描述他的行为。
即使使用正面的语言,如果这个赞赏是评价似的,那么仍然会带给孩子一些消极的影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评价往往会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是居高临下的,同时评价似的赞赏,更多的是关注一个结果。
而如果我们家长能够在,赞赏孩子的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描述性的语言。那么就能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用心的体会她,同时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多的是关注他积极正向的行为。
真正去关注孩子的行为,用心体会并详细的描述出来,这比我们简单的说一句,你真棒,你真聪明,要困难的多。但是他对孩子的价值也大得多。
更多的去描述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会不断的增加孩子的内心力量,即便她遇到一些负面的评价,他也有能力去平静的面对。因为一个真正自信对自己有信心的孩子,他有足够的分辨他人评价的能力。并且他有足够的智慧善加利用。
赞赏传递着关注的力量,每个孩子都期待被看到,真的有支持力的赞赏,能让孩子从这份夸奖中清晰自我价值真正在哪里,也能够经由这份赞赏开始学习自我肯定。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让我们给孩子的夸奖和赞赏,更有支持力呢,接下来我们分享几个简单好操作的小技巧。
A.描述我们所看到的,不加评价
B.描述我们所感受到的,不加评价
C.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
第一,当我们想夸奖孩子的时候,先暂时放下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试着仅仅描述我们所看到的。
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但真正想做到位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他需要我们在生活当中大量的练习,我们需要保持对孩子专注地倾听,细致的观察,对孩子有一个正向积极的思维惯性。这是掌握这个方法的关键所在。
第二,当我们想赞赏孩子的时候,也暂时先放下我们的评价性语言。去描述,因为这件事情,因为他的行为,我们所感受到的。
在这个方法里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与孩子的情绪同频,过度或者过热的情绪符合,都不能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真实而自然的关注和欣赏。因此把情绪调频道与孩子一致。然后再加上我们的认真观察,思考和表达。这会让我们赞赏性的语句表达的更自然,更真实,孩子自然也就更愿意真正接受。
第三个方法,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在第一条和第二条描述性赞赏的基础上,我们把孩子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这种方式有可能让孩子重新认识或者全面认识自己,有助于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形成更良好的习惯。在用一个词总结孩子的行为之前,首先要对此行为进行描述,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把这三条结合起来用。
总结孩子行为的词,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真实就好,比如负责任,比如守时,比如善良,都可以。即使是告诉孩子一个以前他不知道的词,也没有关系,这不仅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孩子将行为与情境有了更深的连接,他也更有信心在类似的情况下重复这一良好的正向的行为。
相信大家现在已经开始慢慢了解,评价是赞赏与描述性赞赏之间的区别。那么现在我们分享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这两种不同的赞赏方式,关注点不同在哪里以及带给孩子的。这个成长力量又不同在哪里。

这张图从针对的对象。表达的态度,成就的主体。关注点以及引发最终的结果给大家做了一个非常清晰地展示,那建议大家可以把这张图保存下来,随时去觉察自己给到孩子的更多的是评价还是描述。
邀请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在生活中多去练习自己描述性的语言,描述性的语言会很自然的把我们引导去向一个真正关注孩子的这样一个状态。
同时,在我们用描述性语言赞赏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无论我们怎么赞赏,孩子都不要跟孩子的过去的对比。比如说你今天字写的真好看,比昨天强多了,无论怎样,这里面都带着一部分的否定,而孩子是很容易听到父母的。话语中的否定而进行自我否定的,所以不要跟过往做对比,只关注当下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那第二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我们赞赏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努力,孩子的行为,都是为了让她成为更好的他自己,他所做的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我们家长自我炫耀的工具。
只有我们家长不把孩子当成我们的附属品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给到孩子生命层面滴欣赏和赞赏。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问问自己,我能够欣赏孩子更深的生命的部分吗。

我们更需要随时问一问自己,我能真正欣赏自己吗,父母没有办法给孩子,他没有的东西,一个无法真正自我欣赏的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给孩子真正的欣赏。
所以,邀请家长朋友们把我们今天分享的三个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也多运用到自己身上,自己给自己补一补,心理营养学着自我欣赏,自我赞赏,让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也再次邀请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多多的通过心理学各种各样的专业练习,更多的滋养我们自己,补足我们的心理营养。这样我们才能够更自如地把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在与孩子的相处中。
父母的自身成长永远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和大家一起前行,如何真正赞赏孩子,基本内容就是这些,感谢大家的陪伴,欢迎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谢谢大家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