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一书中举了有关开车的例子。既然经过一万小时的练习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天天开车的人是不是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赛车手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真正的刻意练习不是单纯的反复练习在一定量的时间投入下就能有效的,还需要加上积极反馈,所练技能才能真正提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740/a65899fd9eb977b6.jpg)
在我的学习道路上有过这样的阶段: 从来不考虑方法是否正确,只是闷着头干。后来想想,如果方向都错了,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何谈结果呢?这是典型的以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学校学习阶段的月考、期末考等测验以及紧跟着每章节的习题就是很直观的反馈,根据答题的对错情况我们能清楚哪些知识点比较弱、需要怎么改进。对学习效果进行考量,从而查漏补缺。
但进入大学、步入职场后,很多东西的培养都要来源于我们的自学,立即行动、持续坚持是关键,但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反馈,我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那反馈该如何进行呢?
首先,可以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想想每当我们自我反思的时候是不是也能看到许多自身的不足呢?其实自己也可以是自己的好老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740/acaea2edfc41408c.jpg)
自我反馈也是一种自我评价的过程。比如想学习一门语言,会“说”是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录音、回放来进行自我纠正;想学习演讲可以对着镜子练习,或者录下练习视频,然后站在客观的角度借助一些评判标准来审视自己;读一本功能型书籍、学一门课程后,我们可以尝试复盘总结,在写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某个点还比较薄弱,因此这也是对我们所学的一种反馈。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得到对计划的反馈。如果计划不能按照原本打算的发展,或者没有达到预期,又或者遇到了一些障碍和问题,那要及时反思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找出原因之后再调整计划,并继续行动。
因为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自我评价时容易出现高估自己或者妄自菲薄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努力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
其次,我们还可以找他人对我们进行反馈。
有时我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知道自己所学达到了怎样的一个水平,无法真正了解自己,这时就得启动他人的评价了。
学习一门技能我们不妨选择考下与之相关的一个证书,参加一门能检测能力的考试;在工作上可以及时将结果和进度反馈给领导,获取一些结果导向的信息;在学习上可以找到一同前行的朋友,定期做一些相互评价。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自他人的评价会更加客观实际。
不管我们是用哪种方式进行反馈,都要遵循及时、准确的原则,养成主动的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进行每日、每周和一个月的反思,和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一个反思社群,在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保证反馈的有效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740/00e936d94e32a366.jpg)
学会反馈,让学习更高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