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箴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内心,而不是传授,特别是认识你自己。
他认为‘’认识你自己‘’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
我们遇到问题时,要想很好的解决,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完美解决;我们生病了,医生也必须要找到病根,才能很好的实施治疗;同理,我们人要想有所成就,也要找到成就的根源“自身”,首先必须认识自己,想要战斗先要弄清楚武器的性能和参数。
道理好说,知易行难,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搞清楚自己是谁。“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实中又有几人找到了自己的“材”。从发展规律上来讲,每一个人都有他不可替代的独一性,可究竟又有几人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过自己,找找自己的独一性。
原则上我们每一个都是天才,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你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方式,你就很难获得成功。思考过的人生可能没有成就,可没思考过的人生必然是平庸的。
我小学、初中时成绩非常好,但到高中后成绩一落千丈,坠入谷底。初中是在乡镇上读的。平时管的松,自己对自己也没什么要求,再加上课程量也少,课堂上几乎不做笔记,全靠听,听完后自己再找时间把课本上的知识仔细琢磨一遍,内容大体上也就心中有数了。但到了高中由于分到了所谓的“火箭班”,刚开始雄心勃勃的准备好好学,一定不能对不起火箭班这个名头,所以课堂上开始认真听课了,怕听过后忘记还学会了认真做笔记,有时候笔记没做全,还不忘找同学的帮忙抄一下。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掉队了,时间久了当掉到到一定程度后,我开始自暴自弃了,反正努力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玩美,最起码占不住这头咱占另一头,于是我一头扎进小说的王国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有时候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为什么我越认真反而不如原先的不认真。有一段时间我把它归入可能是课程量太大了吧,但总感觉哪儿不对,又具体说不上来。
没有找到原因对我打击很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当准备干一件需要长久付出的事,我都会忍不住的想:我要认真吗!万一认真完努力完后没有任何用处呢。直到今日我才明白我为什么认真后反而会出现那么大的反差。在初中时由于学习环境轻松我对学习没有任何要求,所以能轻松的学习,不带任何压力和功利性,课后琢磨内容更多的是兴趣使然。这种心态和学习方法恰恰契合了我的天性。而到了高中因为在意了火箭班的虚名,心态不再平和,给自己套上了功利性的枷锁和压力,再加上认真机械式的死搬硬套学习方法并不适合我,这些无形中压制了我的天性,所以越认真就会压制的越狠!
在后面的工作中,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我干任何事都不适合有压力,对有的人来说压力可能是‘’动力”,但对我来说压力可能就是"毁灭力",我更适合的是没有压力的轻松环境,感觉来了我可以彻夜不眠的连续奋战,没感觉了我可以恣意妄为的挥霍时光。我更适合为兴趣努力,而无法接受任何的局限,创造力往往都是在轻松的环境下思维最发散的时候,迸发的一瞬间的灵感。而不是天性受压制后机械式的努力。我掌握知识的能力更擅长于自己琢磨而不是被人灌输,哪怕这个灌输的过程看起来那么的认真、仔细。
搞明白了这些我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需要怎样的外部环境,需要怎样的内心环境,需要怎样更好的利用自己。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通过别人讲,就能把事情搞明白;有的人要看到书面报告,才能搞明白;有的人要通过写出来才能构思出思路处理问题。你适合什么样的就做什么样的,别乱改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在用笔记的时候,有的人的发散性思维可能就会被压抑了,知识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在本子上,只有烙印在脑子里才算你的。
所以想要在人生这条道上走的更顺畅,就一定要认识自己,做自己擅长的规避自己不擅长的,有限的人生里人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有可能有所建树。相反做自己不擅长的不是说一定没有成就,原则上只要肯投入专注力和时间成本,一切都有可能。可其中的辛酸估计只有现在正干着自己不喜欢事的人自己知道吧!简单地说就是靠天性吃饭,如果你逆反你的天性,那么你就很悲催了。
认识自我源自于实现自我的需要,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很高的洞察力,和敢于承认的勇气。记得初中课本里鲁迅有句: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只有敢于沉下心来认识自己,包括自己那些不愿示人的负面的、阴暗的一面,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从而更好的像勇士一样支配自己的人生。能够受自己支配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想做自己的主人,那么就必须从认识自己开始!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