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优秀文学殿堂哲思想法
《人性的,太人性的》笔记——第一章(1)

《人性的,太人性的》笔记——第一章(1)

作者: 买烤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09:27 被阅读1次

    第一章 关于最初的事物与最后的事物

    1

    观念与感觉的化学。

    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再一次提出了2000年前所曾提出过的同样形式的问题:某事物如何能从它的对立面中产生?理性产生于非理性,感觉产生于非感觉,逻辑产生于非逻辑,公正无私的观察产生于贪婪的欲望,为他人而活着产生于自我中心主义,真理产生于谬误。

    形而上学的哲学至今已克服了这个难题,因为它否认一物产生于另一物,并为受到更高评价的事物假定了一个奇迹之源,认为其直接从“自在之物”的核心与本质中产生出来。另一方面,历史哲学不在抛开自然科学来进行思考,作为一切哲学方法整最年轻的一种,它已经在个别情况中查明(这也许将是一切情况的结果),除了在对流行的或形而上学的解释的习惯性夸张当中,一般事物是没有对立面的,理性的谬误是产生这种对立面的基础。

    按照这种解释,严格的讲,既没有一种无私的参与,也没有一种完全公正无私的旁观,两者都只是升华,在其中,基本因素几乎消散,只有在遇到最细致的观察时才显现。我们需要的一切——只有在各种科学目前所达到的水平上才能给予我们的一切,是一种道德、宗教、审美观念与感觉的化学,同样也是我们在大大小小的文化社会交往中,甚至在孤独中亲身经历的所有那些冲动的化学:如果这种化学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甚至在这个领域,最美妙的色彩也是来自于最低下的、很不起眼的材料,那又怎样呢?将有许多人有兴趣从事这样的研究吗?人类不喜欢关于起源与开端问题:人们没必要非得成为非人才能在自己身上感觉到一种相反的爱好吧?

    体会:本节开始部分在尼采《善恶的彼岸》中哲人的偏见一章有提到过。行而上学认为事物产生于物自体,历史哲学认为事物是没有对立面的,理性的谬误是产生这种对立面的基础。本小节的题目里面提到的观念是一种理性的概念,而感觉则有一种现象学的味道,是身体最直观的感受。尼采正是在批判这种理性带来的观念的束缚。

    2

    哲学家的遗传缺陷

    所有的哲学家都有自身的共同缺陷:他们想要从现代人出发,并通过对现代人的分析,来达到目的。他们不自觉地认为人是一种永远真实的事物,一种在一切流变中保持不变的事物,一种可靠的事物尺度。哲学家关于人所说的一切,归根结底只是关于一段非常有限的时间过程中的人的一个证明。缺乏历史感是一切哲学家的遗传缺陷;有些人甚至不知不觉地将人的最新形式,如在某些宗教影响下,甚至在某些政治事件影响下产生的人,视为人们必须从其中出发的固定形式。

    他们不知道人是生成的,认识能力是生成的,而他们当中有些人则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从这种认识能力中产生出来的——那么人类发展中的一切本质的东西早在我们大概了解的那四千年之前的原始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在这4000年里人类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哲学家看到的却是现代人的“本能”,并且认为这些本能属于人类不可变更的事实,因而可以为理解一般世界提供一把钥匙。整个目的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们把过去4000年的人类说成是永恒的人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一开始就自然地朝着这个方向而去。但是一切都是生成的,没有永恒的事实,就像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因而要从现在起,历史的哲理思考是必要的,与之相伴的是谦虚的美德。

    体会:本小节尼采揭示了哲学家的遗传缺陷,就是缺乏历史感,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用现代的认知去套用之前。把现代人的本能赋予四千年以来所有人类。但是人是生成的,没有永恒的人类,所以历史的哲理思考是必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的,太人性的》笔记——第一章(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j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