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
一般来说,看清看准是我们接人待物的常识,但曾文正公此嘉言却有些“反常识”,这是为什么呢?
“应事”是讲“应对人事”,“接物”是说“交际外物”,亦即我们今天常言的“接人待物”。接人待物“莫从深处细处看”,这“深处细处”若是看清看准了,该是“人性”。“人性”的深处是什么呢?恐怕是“自私”这一面的多;“人性”的细处是什么?大概“懒惰”总是首先呈现。倘若纠结于这“深处细处”的“自私懒惰”,该是无法“合众”而做事、成事了。尖锐地说,“看着谁都不顺眼”,那么,作为领导者还怎么团结人去做事,还怎么带领人去成事,不是孤家寡人了吗?所以,“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实在是曾公“成事为准则”的领袖睿智。“极粗极浅处着眼”会是怎样的“视界”?该是天下都是做事成事的英豪吧!
其实,能成大业者,贵在视野的宏阔,容人的博大胸怀与肚量。我想,这“极粗极浅处着眼”该是这种视野与胸怀肚量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更何况,“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这个世界的普遍性。
在这款《曾文正公嘉言钞中》,还有一层内容,即是:“立法不难,行法为难,以后总求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这即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建立、执行、落到实处的问题,也是不难理解的问题。至于做法,曾公已言为“实实行之,常常行之”,但我以为,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领导者要成为完全彻底贯彻执行的标本。如是,怕是再没有不落实的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