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一个跟阅读有关的综艺——《我在岛屿读书》, 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房琪向几位文学泰斗提出疑问“学生时代我读言情小说从没有觉得羞耻过,但这会让我成长的厚度变窄吗?”苏童老师这样回答,人在选择阅读时,是有一种本能的召唤的,阅读这件事从事实上本身不可能也不可以让人产生羞耻感。这简直说到了我心坎儿里去了,我读的书就很杂,经典名著啊,名人传记啊,言情小说啊。。。。。。什么类型的都有。 在人生不同阶段,我和这些书本打交道时,确实是遵循着本能的选择,因为当时的我更想读那本书,因为那本书更能引导我走进内心生活,让我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罢了。
童年时期,对《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阿衰正传》《脑筋急转弯》感兴趣,我那个年代的朋友应该对这几本书很熟悉,基本是每本人手一册,下课有埋头苦读的,有聚一起猜脑筋急转弯的。如果说,阅读《安徒生童话》让幼时的我在了解公主和王子历经磨难后会幸福到永远的同时,也在我的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那《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就塑造一个的恣意又孤傲的英雄给我的童年梦。《阿衰正传》这本漫画总是让我啼笑皆非的同时,带给我一些生活的启示。《脑筋急转弯》肯定是浪费时间了吧?恰恰相反,适当地读它不仅可以在欢声笑语中拓展知识面,还可以训练思维的活跃性呢,用寓教于乐形容它再适合不过了。活跃的思维可谓是童年里最可贵的了,淮安区小学语文的培训会里也不止一次地强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 发明、创新和社会的进步啊都离不开活跃的思维。
青春期的我读的书就很广泛了,各种类型的作品都有涉猎,拿言情小说和名人传记来说吧,言情小说虽然内容没营养,但是符合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男女有别,对情爱产生好奇,而我们又羞于启齿时,我们便看它用来疏解,和打发时间。说到名人传记,我依稀记得第一本名人传记买的《林徽因传》,初次走近林徽因的人生,窥见那个年代文学大家的爱恨纠葛;再次走进林先生的人生,顿觉情爱框不住她,她是打破禁锢的飞鸟。由此我一发不可收拾,翻开一本本名人传记,体验一个个波澜诡谲的人生。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惊心动魄的生活和赤诚热烈的情感对青春期的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我不曾有过的经历和情感在读这些书时,我都悄然接纳了。 读名人传记,品他人人生,我的内心世界更丰富起来。 就像春雨,但凡它光顾过的地方,都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来。
余华老师说:“读书的好处是让我知道自己是谁。” 我深以为然。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阅读引导我们内心生活,让我们内心世界变得更丰富。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无止境的,我读得书越多,越觉得自己读得书少, 每每掩卷沉思,方觉自己多浅薄。若意识到这点,心境便更丰盈了。下班后,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我最近在读《我与地坛》,我与史铁生就这样在地坛相遇了。今天,你读书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