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又是一年高考季,为孩子操心前途的家长想必比孩子更焦灼不安。
每一个家长恨不能成为先知,巴不得给孩子选择一个一劳永逸的好专业,好让孩子的未来一帆风顺、少走弯路。
然而看似简单的心愿,到底能不能达成呢?
一、孙姐的困惑:我们给她安排的路,她怎么一点不领情?
孙姐是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最近深陷烦恼。
原来,孙姐有一个女儿,今年正好考大学,这次高考成绩不理想,家人建议女儿学个护理专业,正好孙姐的老公有这方面的资源,未来可以安排女儿进入一家医院工作。
然而女儿扬言要去学设计,这让工薪阶层的孙姐夫妇陷入了纠结。
听人说我在帮人做职业规划,孙姐有一次就问我:“老师,我这几天焦虑的不行,我看有句话说,人生真正关键的选择时刻并不多。现在我的女儿就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希望她能有个本科文凭找个稳当的职业,可她却叛逆的不行,说如果我给她选了专业,即便把她送到学校她也不好好学,你说这可怎么好哟?”
我没有正面回答孙姐的困惑,而是和她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比该奋斗的年纪不奋斗更可怕的,是该自己拿主意的时候没有自己拿主意
和很多文科出身的女孩儿一样,L学习成绩优异尤其喜欢英语,当时她们那会儿还是根据估分填报志愿,然后才出高考成绩,于是她按照自己的心愿填上了一所南方的大学,选择了英语专业。
L做出这样的选择,基于两个考虑——
第一,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身边,她渴望尽早独立,于是她选择了离家遥远的那所南方大学,想要迅速逃离父母的怀抱;
第二,她之所以选择英语专业,是因为她实在是找不出其他的兴趣了,既然找不到感兴趣的,那就选一个自己擅长的。
在所有科目的成绩中,她的英语和数学分数最高,而对于文科出身的她来说,感觉最好的选择当然是英语专业了。
她的父母出于稳妥起见,要求她填上第二志愿。
L放弃了第二志愿的选择权,因为在她看来,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专业,一是她喜欢的,一是她不喜欢的。
她已经选择了自认为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其他志愿压根就没考虑过,自信满满的她从来没想过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她告诉父母说:“除了第一志愿之外,剩下的志愿你们看着帮我选就好”。
L的父母认为,L太过稚嫩,想问题过于理想化,一个工薪阶层出来的孩子,更要脚踏实地,为了让女儿少走弯路,他们想明白了两件事情——
第一,女儿心性单纯,如果离家太远,还不知道未来会吃多大的苦,想到自己当年就是早早离家,饱尝艰辛与冷暖,所以她发誓不要L走自己的老路,女儿尚且懵懂可以理解,但当娘的此时一定不能犯糊涂;
第二,女儿有两大学科优势,英语和数学,但英语专业在她看来很不靠谱,未来的路很狭窄,要么当英语老师,要么做翻译。一想到女儿临场反应能力不佳,性格还偏内向,L的母亲立即断了这个念想;于是她从数字角度出发,终于想到了一个极好的专业,会计。
于是L的父母替L填报了第二志愿,那就是一所当地大学的会计专业。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L发现那一年那所南方大学招生火热水涨船高,英语系的录取分数线甚至直逼国内一流大学的水准,她被无情地刷了下来。
摆在L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复读,二是退而求其次,选择第二志愿。
她再次把选择权交给了父母,父母认为复读的压力和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了的,何况这个分数上个重点大学依然绰绰有余,并没到非复读不可的程度,于是一番劝说下,L也实在不想再重复高考的痛苦,就选择了妥协。
三、有很多其他选择,只是当时的你我看不到
毕业后,L经过屡屡尝试,还是成为了一名财务人员。
十二年后,L成为了一家培训机构的会计培训师,而前来学会计的人群中,不乏很多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及英语老师甚至翻译,等等。
她们都在向L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与苦恼,L才真正明白,原来,即便当初自己如愿学了英语专业,现在也未必就更成功更快乐。
L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有的人很幸运,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梦想,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目标和梦想都是在后来走着走着才慢慢发现的。
正是因为内向的个性和多年的磨砺与痛苦,L从高中时代就养成了写周记的习惯,结了婚生了孩子之后的L在面对生活更大的挑战和困苦时,决定付诸笔端,给情绪找一个出口。
她就这样写啊写,一直写了七年。
后来的她出了书还开辟了第二职业,帮其他职场人排忧解难,而后来的这些路,都是之前的自己看不到的。
这两年L出了书,她终于有明确了自己的梦想,原来,所谓英语并不是她真正的梦想,她藏在心底深处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启发与帮助。
L在上学时代,最崇拜的人是鲁迅,没有之一。
她觉得一个人最酷的地方,不是在于自己拥有多大的财富,而是在于TA做了什么,又对其他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而有些成就,非物质所能衡量,比如文字作品,无疑是比财富本身更有价值的存在。
这个梦想很虚幻也很缥缈,对于一个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这个梦想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就是故事中的L。
我与我父母的和解,源于我终于达成了自己的梦想;对于父母而言,他们也从来没有料想过,一个平民阶层出身的我,竟然实现了在他们眼中遥不可及的梦想,尤其对于曾经怀揣文学梦的父亲来说,看着自己的女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既欣慰又感慨万千。
他说,他和母亲这辈子都在为生计奔波,视野比较局限,当时给我的提议也都是基于他们这代人对生活的经验做出的,如果当时有任何不妥之处,希望我能包容与原谅。
我差一点泪崩。
四、父母的话到底要不要听?
所以,在很多重要的人生选择面前,父母的话到底要不要听呢?
我的建议是,听听就好,真正的选择权还是在你的手里。
时至今日,我都无法明确知道,如果当初我再固执一点,真的选择了复读,或者当时报考另一所学校读了英语专业,我的现在究竟又会怎样。
也许会好,也许更糟,但这些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1、选择本身没那么重要,人生并非一次选择注定终生。
很多人之所以会倍感纠结,就是源于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基本假设,那就是,那个没选择的选项一定会更好,他们坚信,在生活或者职场中,一定存在某个完美的选择在等着自己发现。
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在现实中会屡屡碰壁。
与此同时,他们还会无比焦虑,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觉得人生的选择似乎就这么一次,万一这次选错了,似乎以后就很难翻身了。
实际上,你今后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只是因为目前你对现实认知不清,考虑问题容易理想化,同时能力有限,于是有些选项你现在根本无法看清。
2、选择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没有遵从父亲的意愿去事业单位,决定独自去企业闯荡,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和父亲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我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厂里,哪怕一开始下车间实习当工人,我也心甘情愿。
我从家里搬了出来,住进了厂区宿舍,每个月就挣那么一点儿钱,还要支付生活开支,日子过得很清苦,有的时候加班到很晚,肚子很饿,也只能煮一锅米饭,和室友们拌点辣椒酱吃下去。
面对自己清苦的生活,我终于想明白了三点——
1)、不论如何遵从内心,也未必要喝西北风啊!
2)、即便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丝毫不妨碍我把它做好,靠它养活我自己甚至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呀!
3)、反正眼下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是么?
我终于放下了内心对专业的抵触情绪,开始认真工作,再次启动高考拼搏模式,五年之后,做到了财务经理的职位。
3、如何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之后的你做了什么。
很多时候,在我们能力不足、见识有限的情况下,过分纠结选择将会耗费我们太多的脑力,同时还会让你产生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如果你和当年的我一样,举目望去,发现并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倒不如做好眼前的事情,来个“绝地反击”,以不变应万变,反而会迎来新的生机。
五、致天下父母:没事别想不开做子女的职业规划师
其实,我也是花了好多年才明白,这个世界最厉害的职业规划师,恰恰是你的内心。
你的内心自有答案,只不过有时候是需要通过抗争得来的,有时候是通过惨痛的教训得来的,有时候是历经千辛万苦获得的,但不管怎样,它都是属于你的答案,让你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个你。
对于父母而言,你要清楚知道,在替孩子做选择的时候,你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和代价的。
我经手过太多的职业咨询案例,无不在向我揭示一个可怕的真相,那就是,如果父母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会注定要承担未来无尽的抱怨与指责,而更可怕的是,孩子如果走不出来,会陷入“受害者心态”,反而毁了TA的一生。
大学时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还不是因为你,非要我报考这个学校,我根本就不喜欢!
毕业多年没有长进一事无成——
还不是因为你,非要给我安排这个工作,你根本就没尊重过我!
结婚之后矛盾不断痛苦万分——
还不是因为你,我才嫁给这个人,现在天天吵架,你开心了吧?
所以,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亲历去体验,让他们自己去承担去负责,或许是为人父母的你我应尽的本分和爱吧。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规划师、职场作家,2017年集结了35例子职场真实案例的新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正在当当网有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