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左右不写作,往往就会生疏。不知道如何提笔,如何开头,如何构思文章。但我不会报写作课程。
从小学第一堂课起,直到初中毕业,虽然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唯独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分数,总是不上不下。甚至初三时候有作文竞赛,语文老师竟然没有推荐我参加,这让成绩位列全校第一的我有些汗颜。
不是语文老师偏心,那时候我真不知道如何写好作文。对于写作真正提起兴趣,是从写作一些短小的“诗篇”开始,而这些“诗篇”的读者只是当时心仪的女孩。
虽然现在读起来幼稚,但却促使我萌发了对文学的爱好。高中开始便用零花钱买些《散文诗》、“朦胧诗选”等刊物和书籍,也开始填词写古诗,即便还不知道什么是平仄和格律。
或许正是积攒下的这种对文学的痴情,才让我从高一便决定了以后要读的方向是文科,而不是枯燥的理科。也从那时候开始,自己的写作水平开始突飞猛进,作文时常被老师作为范例在班级里朗读。
有了这种正向的“预期效应”,文科越来越好,而理科成绩则直线下降。高中时期又自学了些“逻辑学”,让议论文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一度自负到联合其他同学,闹的要将当时的语文老师“开除”了的地步,现在想想有些幼稚。
写作的动力就这样从初恋,转变为期望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所以也去投一些杂志报纸,收获的只是几封很像骗子的回信,也就不再对投稿报有任何兴趣。因此,大多时候写的东西只是收藏在抽屉的日记里,给三五好友传阅看看。
互联网兴起后,有了更多可以发表文章的地方,我们却开始沉浸在聊天和游戏的世界里,早已经将写作丢到了垃圾桶。如果聊天可以代替写作来与人沟通,那些文绉绉的东西似乎都已经过时,写作与聊天不过是弗洛伊德“力比多”硬币的两面而已,目的无非都是性欲。
然而,写作收获的远不止如此。有人喜欢喧哗,有人喜欢沉思。对于前一种人来说,不停地说才是解决寂寞的方式;而对于后一种人,唯独写作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慰藉。没话说的时候,呱噪的人总会遇到沉默的时候,仍然不得不面对内心的空虚。
再次提起笔来写东西,已经是博客时代,也是我的研究生时代。由于学业的要求和自我的压力,不得不去读很多书,而读快书并迅速总结出来,成为了我那段时间的基本生活方式。平均的速度是两天读完一本书然后一篇书评,空闲时间再写写时评文章。博客时代造就了一些“网红”,而我也正好没有赶上。
那时候也发表了一些学术风格的期刊文章,尽量在枯燥和文笔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但学术文章要求的更多是数据和论证,而不是文风,所以翻译腔就成了我的一种写作风格。
出国留学后,在一家华文报社里做记者。报社绝对不是训练写作的好地方,写的这些报道都是东拼西凑,尽量语言通俗的社会新闻。写作水平没什么提高,倒是锻炼了一种超级会编故事的能力。
以至于在辞了记者的工作之后,很久一段时间的写作方式都是这样的,直到开始在简书上写作。一开始来简书,像很多新人一样,不知道写什么,就把之前“抽屉”(实际上是电脑影盘)里的文章翻了出来,改了一改便贴了上来。
早期在简书上发表的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的影子,有高中大学时期的诗篇,也有研究生时期的翻译腔式论文,还有当记者时期留下的一些“社会新闻”式故事……
真正懂得写作,是在写作之中学会的。就像用烂了的例子,游泳永远不需要懂得流体力学,跳下去学就是了。在简书上,我有个文集,记录了自己的写作历程,写了10万字收获了什么,还有写了50万字是什么体验,记录下来这些只是为了看到自己的转变。
这里也记录着我文风的转变和写作的成长,从刚来简书时,投稿屡屡被拒,到现在写的文章屡屡成了爆文。也并不是说,自己已经形成了一种写作风格,而是经常刻意地去改变写作风格。简书上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看到哪种方式受欢迎,哪种不受人待见。
在简书上写了这么多字,最终写作能够提高,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需要多读。没有海量的输入,就没有大量的输出。看到一些简友写的文章,满篇自以为是的大道理,毫无逻辑的推理,再加上根本没有任何证据的论断,让我读了很是无奈,连反驳的想法也没有。
这样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民科”,即民间科学家。民间也有很多不同于学术体制内,而有能力的人。我不是反对“民科”,我是反对用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很多人连书都不读,或者只读一些三流“科普”的著作,就开始建立庞大的思想体系。我们可以闭门造车,但也请把自己造的车闭起门来,别让别人看到之后觉得好笑。
读书,不要读进去,而是要读出来。用自己所读的知识,去思考生活,去反思经验。认真思考所读的内容之后,再写出来文章,但不要过于学术化,毕竟你的读者不是专业的研究生,而是渴望在你的文章中吸收能够对自己生活有帮助的普通读者。
我很少删除或更改以前写的文章,除了错别字或者是引用错误。思想前后不连贯,甚至有冲突的时候,但都无关紧要,毕竟谁生出来都是从一步步的错误之中长大的,不需要去掩饰什么。能够正视并反思自己信奉过的虚假观念,能够对自己犯过的错误进行检讨,并以宽容的态度接纳,才是成长。
虽然简书上不少写作课程,但我一个都没有参见过。我是那种信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人,如果真对一个事情感兴趣,就不会看太多教你如何做的文章,而是自己去尝试。
我想,即便是莫言开个写作课程,你连续多年去上课,你也写不出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来。如果这有效,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概人人都赚的盆钵满满。更何况是那些开课程的人,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只是停留在中等,又有什么能力来教人写作呢?
写作无关乎技巧,在于真性情。发自肺腑,言之有理,幽默感人都可以打动人,唯独太过技巧性的文章不被人喜爱。正如油画,技法派画的如何惟妙惟肖,让人看了都觉得太过刻板而了无生气。
既然写作课程没用,为什么有人会报名呢?这个问题就像是问,明明生意做的很好,为何还要去读个MBA、EMBA之类的课程呢?他们实际上在寻找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人有助于自己的生意扩大。报名写作圈的人不像读MBA那么有用,但有助于“同班同学”为你点赞助威,而于写作却无丝毫提升。
真正有助于写作之后出版发表的,是编辑的意见。我的《那些年,我们被误导的观念》即将出版发行,而简书的编辑和出版社的编辑都提供了不少意见。因为他们是最接近市场的人,最了解你作品的定位,最懂得市场需要哪方面的书籍。
所以,得知简书即将推出以编辑为主导老师的写作课程时,我满口答应了写一篇文章。因为我知道,只有这些杂志和出版社编辑的意见,才是你写作时候真正需要参考的意见。
除此之外,写作课程真的很没用,你也不需要别人教。
更“无用”的写作课穿越门直达。
网友评论
写的也太好了吧😳
理性的表达 先想 想好了再动笔
恭喜你即将出版!我知道不是你要出版,但是你的文章就是说你要出版文章了。恭喜哟!
以至于在辞了记者的工作之后,很久一段时间的写作方式都是这样的,直到开始在简书上写作。一开始来简书,像很多新人一样,不知道写什么,就把之前“抽屉”(实际上是电脑影盘)里的文章翻了出来,改了一改便贴了上来
以上两段话分段之间是否衔接性断裂?读着有些硬掐的感觉哦?
有理解错误请您原谅,请老师您多多指教
不过文中”是从写作一些短小的“诗篇”开始”
我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病句吗?读着感觉拗口呢。
对于写作真正提起兴趣,是从写作一些短小的“诗篇”开始,而这些“诗篇”的读者只是当时心仪的女孩。
——看起来,感觉如果把后面那个“写作”改为平常所说的“写”,会好一些
刚好我发现了一出错误,第8段互联网兴起那里。文邹邹 应该 → 文绉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