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呆萌写作营写作高手
樊荣强乱弹《论语》为政篇04:从心所欲不逾矩

樊荣强乱弹《论语》为政篇04:从心所欲不逾矩

作者: 樊荣强 | 来源:发表于2021-06-19 16:33 被阅读0次
樊荣强乱弹《论语》为政篇04:从心所欲不逾矩修改

文/樊荣强

《论语·为政第二》第4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这段话,我相信谁都听说过,而且也经常讲。虽然,看上去表面的意思好像都明白,但是,樊老师要在这里为大家深入地解读一下其中的内涵。也想告诉各位,我们要想拿着一段话发表演讲,一定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

怎么来挖掘?我们来看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很多人直接就读过去了,但是,大家要注意,十五岁“志于学”就是致力于学习。对吗?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按照我们人的正常的学习年龄,十五岁开始学习已经太晚了。几岁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学习,开始启蒙,认字、写字、读书,对不对?所以孔子所讲的十五岁而志于学,这个学, 是一般的学习,而是指研究学问,比一般的学习要高深得多。那孔子研究的学问是什么呢?就是道德学问以及政治学问。这样来看,孔子很早很早就开始懂事了。

再来看看“三十而立”,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呢?有三层意思:第一是物质生活上的独立。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吃饭不再依靠父母给钱了。现在的年轻人,三十岁过了,有的四十岁、五十岁都可能还在啃老。但是孔子呢,三十岁就完全在物质生活上独立了。第二层意思就是,他在思想上成熟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第三层意思就是自己的人格独立了,即在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之后,不再轻易地听信别人的一些观点,这个时候他在人格上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不再依附于别人。各位注意,在理解这个立的时候,不要太过于肤浅和片面。

再看“四十而不惑”,就是人到了四十岁,就不再迷惑、困惑。因为你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你不再想不通了。我们很多人可能过了四十岁,都还有很多事情想不通。而孔子过了四十岁,他就看透了,看穿了世间百态,觉得不过如此。这就叫做不惑,不会再为很多事情揪心、纠结,感到很大的痛苦。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再看“五十而知天命”。这个天命怎么理解呢?我认为也有三层意思:第一就是指寿命。对于古人来讲,到了五十岁已经是高寿了。孔子比较幸运,他活了73岁。对一般来讲,到了五十岁,自己寿命也就不多了。很多人可能五十岁就行将就木,就完蛋了。因此,第一个意思就是,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寿命也就差不多了。这是第一个天命的意思,因为天命是老天、自然赋予你的自然的生命。第二个命就是使命。所谓的使命是从哪里来的?是老天赋予你的。就是你生而为人,老天一定会赋予你某一种使命,不管大小,你都有使命。五十岁的时候,你要去想一想你的使命完成情况如何,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第三个命就是命运,换个说法就是认命。你看懂了自己一辈子的命运是怎样的,坦然接受老话讲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看透、看穿命运之后,坦然认命。以上就是我认为天命所包含的三层意思。

再看“六十而耳顺”,就是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这个耳朵听所有人讲的话都觉得很顺,不会觉得不爽。俗话说“忠言逆耳”,“忠言”确实逆耳,其实还有许多“非忠言”可能更加逆耳。但是,孔子说他六十岁的时候,什么都听得进去,有点类似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个耳顺表示的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可以说就是两个字——宽容。宽容也可以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容言。就是能够接纳所有的话语,别人随便就什么东西,你都觉得耳顺,你都能够接纳。二是容人。什么在你的面前,你都不会觉得很烦,即使他确实很烦,你都能够去包容他。三是容事。什么事情你都可以接纳,大不了就是死呗。不会觉得有什么天大的事情了。这就是“六十而耳顺”的一种心态——宽容。

那么“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你就可以随心所欲,但是,这个随心所欲又不会超越所谓的规矩。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我要跟大家讲讲这个“欲”。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已经有了三种状态,所以你能够不逾矩。第一是你的欲望变得少了。因为我们的痛苦其实基于:你有很多的欲望,但是也有很多规矩,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你就会非常痛苦。但是,孔子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他的欲已经很少了,无欲则刚,对不对,他当然就不会逾矩。规矩这么高,你的欲望这么低,两者没有交集、交叉、碰撞,当然也就没有逾矩的问题。第二是你的欲望合理了。你知道哪些欲望是你该有的,你可以去实现你,因此,你只去实现那些现实社会的规矩允许实现我欲望,当然也不会逾矩。第三是你懂得了放弃,你知道哪些欲望是你不该有的,要么放弃,要么降低欲望,也就不会与规矩发生冲突。基于上述三种状态,孔子当然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所做的总结这段话,我把它做了解读之后,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就是在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去深入地挖掘其中的内涵,然后展开发表了刚才这么一段讲话。各位要学会我这个方法,你拿到一段话或一句话要围绕着它发表讲话,就是要把其中的关键字、关键词与核心的意思,通过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疑问,往下去深入挖掘。这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思考和演讲的技巧。

相关文章

  • 樊荣强乱弹《论语》为政篇04: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樊荣强 《论语·为政第二》第4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智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这七个字:“从心所欲不逾矩” 何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呢?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篇》,...

  • 樊荣强乱弹《论语》学而篇04:吾日三省吾身!究竟是哪三件事?

    樊荣强乱弹《论语》学而篇04:吾日三省吾身!究竟是哪三件事? 文/樊荣强 《论语·学而第一》第4节: 曾子曰:“吾...

  • 看中医

    《论语为政篇》:"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

  • 中西篇 - 2. 差异 自律 自爱 - B. 自由与自律

    第二 自由和自律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

  •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作者不详)

    《论语·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先...

  • 自度

    《论语•为政篇》第4章,孔子自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圣人的...

  • 三十而立,立什么?

    论语 为政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赏孔子自画像

    《论语·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

  • 年龄带给我的困扰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记得《论语·为政》里有这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樊荣强乱弹《论语》为政篇04: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xn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