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s 林忆莲 | 繁华都市下的音乐传教士

作者: 与美好发生关系 | 来源:发表于2016-07-22 09:48 被阅读225次

    在80年代的流行乐坛充斥着太多的故事,也似乎那个年代才会出现真正的明星。这无关乎唱片公司的包装,亦或者是媒体的炒作。在那个没有修片也没有修音的年代里,特质是造就了一个个让人无法忘却的巨星的最大原由。

    当时的香港作为80年代的流行音乐的引领地和亚洲金融核心城市,用结合商业化的营销方式,成功地让我们认识到了每一个声音的本质和声音背后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到她,是在电视里的一个颁奖典礼上,眼神不由自主的就被貌不惊人却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妩媚,又有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力的林忆莲吸引住了。

    在那个卡带的年代,我开始大量的去听她的作品,渐渐地发现她似乎在用她的阅历去道出我的成长,也让我伴随着她的音乐旅程去感悟每一个时间段她的人生。

    她也是首位活跃中、港、台的海豚音天后。被誉为“香港乐坛最成功的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完美名伶”,她的歌声感动了一代人,对爵士乐的领悟与发扬更创新了华语流行音乐的新高潮。


    从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对音乐敏锐理解。父母在上海分别是专业越剧剧团的二胡师和越剧演员,移居香港后父亲还是做二胡琴师,而母亲则在茶楼唱小曲为一家五口的生活共同奋斗。

    林忆莲童年照【右】

    从小生活在香港的她,对上海的记忆很多的都来自于父母平时哼唱的小曲,常常听到的便是《白光》、《李香兰》、《张璐》等上海的老爵士乐曲深深地影响了她对音乐素材的积累。

    1 9 8 1 年


    这一年,中学时期的林忆莲因为对社会的好奇,也因为15岁少女自身甜美声线和清新的外形优势,误打误撞得到了兼职在电台做DJ的工作。这份工作对她在音乐理解以及今后的多元化音乐创新上是极为重要的积淀和影响。

    刚入电台的她,被安排了一个可爱的名字611,“6+1+1=8”电台用”8“做文章,想塑造一位比较八卦的主持形象,以年轻人的角度推广和介绍很多日本流行音乐。在此期间,为增长自己的乐理知识,她开始大量的听各种唱片,从而深深地迷上了欧美流行音乐以及爵士的魅力。

    在一次电台的庆功活动上,16岁活波的的她当众唱了一首《Friday in the rain》,便被当时新力唱片相中,很快便与她正式签约。

    林忆莲(中)陈慧娴(右)中学合影

    香港流行音乐的成功,最核心的一点是可以精准的定位艺人的市场价值。为了形成良性的竞争,进行同质公司的对比,与同型艺人的抗衡,而拿她比较最多的歌手便是陈慧娴。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林忆莲和陈慧娴的“缘分”是从中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她们共同就读香港马利诺中学,两人出道相差一年,1984年陈慧娴凭借《逝去的诺言》红遍香港,隔年16岁的林忆莲以同名专辑《林忆莲》进入歌坛。两位都是当年窜红速度飞快的女艺人,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为之后各自的音乐领土守卫战斗。

    由于香港当时很刮哈日风,日剧《阿信》的热播也帮助了酷似女主角形象的她给唱片公司灵感,将她外形打造成日本偶像的风格,曲风上以16岁少女的情窦初开的情怀为主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不惑之年的她笑着说现在的她还是会哼唱专辑里的《苦难少年》。

    首张专辑成绩平平,让她对自己笨拙的表现开始质疑,甚至和唱片公司老板建议自己不适合做歌手,希望放弃歌手身份。但是作为伯乐,她的未来发展早已在老板规划里了。为安抚年幼的她,老板半调侃的让她再试一张,如果还是不能适应就不再勉强。

    金牛座的她凭借着一股拼劲,认真的开始学习发声和舞蹈。开始仔细的研究自己的声线,针对性的选歌,甚至开始跟进录音的每一个鼓点,寻找自己音乐风格。

    1 9 8 6 年


    《放纵》问世了,这张专辑总销量超过白金数字【指销售量超过10万张的专辑】,自此奠定了她香港流行音乐的扎实地位。

    《放纵》的成绩让她第一次感到自己在音乐上的成就感,同时她开始大量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让人记住了这个爱笑的小眼睛女孩。

    她并不属于第一眼美女,但你只要看过她一定不会忘记这个可爱的女孩。

    《放纵》的成功让唱片公司紧抓热度,隔年推出两张新专辑《灰色》、《忆莲》两张专辑都稳稳地超过10万的白金销量。

    两张专辑收录了很多她喜欢的欧美流行音乐,她用粤语的方式结合了R&B、SOUL、JAZZ的唱法,给当时的香港乐坛填上了彩色的一笔。

    两张专辑里都有对她有着重要意义的歌,《灰色》应该可以说是她大红的第一首歌曲,作品翻唱Pepsi &Shirley 的《Heartache》。

    歌曲以强劲的节奏感和鲜明的个人风格,摆脱了之前稚嫩的唱法,让她成为当年窜红速度最快的歌手。

    《忆莲》是第一次让香港明星导师许愿与林忆莲开始合作的专辑。作为形象顾问,他成功的将林忆莲的个人特色和音乐上的潜质结合起来。

    这张专题的成功转型,让她以女人的形象开始讲述着爱情故事,《激情》是这张专辑里最值得推荐的。她翻唱阿汤哥的电影《Top Gun》里的主题曲,由Belin乐队演唱的《Take my breath away》。

    这首歌充分体现了她超强的唱功。两首歌在同年的叱咤金曲奖上以金奖和银奖为她一年的努力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Ready》是她在新力公司的最后一张专题。此张专辑大量运用JAZZ元素,从视、听上都是极高标准的作品,被香港流行乐坛评价为“极具格调和品味的专辑”,虽然成绩不如《灰色》那么突出,但奠定了她在香港爵士乐的重要地位。

    1 9 8 8 年


    在结束了新力唱片的五张专辑后,1988年林忆莲签约华纳唱片,开始了她音乐生涯的下一个高峰,唱片公司根据她独有的气质,量身为她打造概念性专辑《都市触觉》系列。从1988年至1990年以三张专辑及三张Remix EP结束了整个概念。

    这重唱片企划至今为止都没有同样案例,唱片公司也请许愿来经营她的经济及形象顾问,两人因合作进入爱河。

    明星导师 许愿

    《都市触觉》成功的塑造了她都市女性形象。以故事性讲述都市丽人的生活、奋斗过程。


    【都 市 触 觉 P a r t 1】

    以纽约为背景,讲述钢筋水泥的大都市中,每个人都承受着事业的压力,也经受着都市人疏离感情的挫折和逼仄。

    【都 市 触 觉 P a r t 2】

    以逃离钢筋森林为副标,在曲风上更随性、放肆以及言辞上也更为露骨,体现都市女性解放自我的态度。整张专辑也是她与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伦永亮第一次合作。伦永亮更亲自演唱了创作给她的《此情只待成追忆》。

    【都 市 触 觉P a r t 3】

    作为副标题Facesand Places以欧洲为背景,突出都市人群,人们匆匆相遇,却没有太深的交集,个体的喜怒哀乐。专辑以序幕开场带你进入一个倾斜的都市。

    《都市触觉》系列的成功不但提升的她的唱功、丰富了曲风,更稳固了都市偶像的形象,也在莲迷的心目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也因此优异的成绩,Part3被引进日本发行。

    不得不提的是Part3也是她第一次与Dick Lee(李迪文)合作,Dick Lee甚至不会一句中文,但以自己的理解为她量身创作《前尘》,结合浓郁的东方小调又有强烈的西方前卫音乐色彩。让她稳居一线地位。


    在这个充满巨星的80年代,林忆莲的出现,让我们记住了这个她笑你就会不由自主跟着一起笑的女孩,认识了这位邻家女孩背后有着叛逆坚韧的都市女性情怀的女人,也让我们熟知了为了情感而表达音乐本质的乐坛未来天后。

    而她的一步步转变也受到了香港流行乐坛的高度关注,为她跨越90年代的亚洲流行音乐市场做出了完美的铺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s 林忆莲 | 繁华都市下的音乐传教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ci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