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251353/e0122f3b8ab9a80d.jpg)
一
那年残雪还没有融化,凛冽的寒风又悄悄光临了。
我还记得那天的雪,飘飘扬扬从天空中洒落下来,雪花一片一片落在树梢上,落在枝头上,并落到我的心头上,而我就在这下雪的寒风里与绍兴不期而遇。树梢上还有斑驳的阳光洒落下来,在雪里闪着明媚的光芒。
来到鲁镇,已近中午时分。
冬日的鲁镇,没有喧嚣,没有嘈杂,如老僧禅定,平静的接受着岁岁年年相似的境况。 信步走在鲁镇街道,踩在青石板上,鞋底与青石板的摩擦,吧嗒吧嗒的声音,如一曲时光倒流的越剧,婉约柔软,绵延不绝。
小镇的商铺老板,还是和过去的每个冬天一样,一点都没有改变。或独自懒散地坐在商铺里,或成对三三两两聊天,戴着乌毡帽,喝着茶,打发冬日闲散的时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51353/5b8221a520b9759a.jpg)
二
每个来鲁镇的人,想来都会去看经典社戏《阿Q正传》。
大家都知道,《阿Q正传》是鲁迅改造民族灵魂的典范之作。鲁迅说过,他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审视主人公阿Q这一形象,我们不难发现,阿Q实际上是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
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贫苦农民。在旧中国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阿Q贫无立锥之地,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只能靠打短工为生,“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甚至失掉了自己的姓。当他有一次喝罢两杯黄酒,说自己原是赵太爷本家的时候,赵太爷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不许他姓赵。
他终于被剥掉最后一件布衫,连恋爱的权利也没有;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甚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永远都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他的现实处境是如此悲惨之至,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阿Q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和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和粉饰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51353/c2b3b76cd7adc12a.jpg)
三
所以来到鲁镇后,我必会去看经典社戏《阿Q正传》,用心去感受鲁迅笔下阿Q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并去领悟鲁迅先生塑造这个人物的真正意义。
前往目的地,安心等待戏剧的演出。台下稀稀落落坐着几个游客,和我一起耐心等着剧幕的开场。一切准备就绪。
台上拉开了帷幕。
睡眼惺忪的赵老爷正坐在“保境安民”下方的太师椅上,半眯着浑浊的眼睛。看着正跪在大堂里,头戴破旧乌毡帽,衣衫褴褛的阿Q。
赵老爷一心想快速给阿Q定罪,所以他与著名绍兴师爷在明镜下暗暗定下诡计,利用阿Q不谙文字,欺骗他在伪状上签下一个弯弯曲曲英文字母Q的名字,和按下自己的手印。
直到老爷当堂宣判阿Q为反革命,秋后问斩的时候,可怜的阿Q才明白过来自己被赵老爷欺骗了,可无论阿Q怎么辩解也无济于事,白纸黑字,签名手印,审判结果已经无法更改。
在一群衙役的野蛮押解下,在阿Q的一句"我阿Q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声中结束了这场戏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51353/8a535d66a826fd0a.jpg)
四
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社戏剧场,慢慢回味鲁迅笔下的阿Q。
阿Q表面上虽是个悲剧人物,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幸运人物,鲁迅先生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通过笔墨去刻画了这么一个悲情人物,通过阿Q这个底层人物,让我们了解到和阿Q一样的人的不容易,更了解到那个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寸步难行。
天空的雪花还在飘飘扬扬地洒落下来,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路人行色匆匆,我不紧不慢,漫步走在午后鲁镇的岁月印痕里,它还保留着一番冬日别样的韵味,就如同那一碗陈年的绍兴老酒。
伸出双手,去接那一片片洒落下来的雪花,看着雪花在我手里慢慢融化,我的心慢慢地就释怀了。只希望啊,阿Q这样的人物不复存在,大家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并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一路前行。我相信这样的美好时代,更相信我们都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风临鉴湖,雪飞鲁镇,匆匆游历一番,是为鲁镇游记,也为鲁镇回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51353/230c477c47f11f60.jpg)
文:果子狸,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