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离人心上的痛

作者: 木头奶奶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12:32 被阅读1143次
    秋意浓,离人心上秋意浓。一杯酒,情绪万种。离别多。叶落的季节离别多。握住你的手,放在心头,我要你记得无言的承诺。啊~ 不怕相思苦,只怕你伤痛。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啊~ 不怕我孤独,只怕你寂寞,无处说离愁。

    第一次听《秋意浓》是在《我是歌手》的节目里看沙宝亮的演绎,当时被那份浓烈的秋意所包裹,那种渐进式的宣泄把人的悲伤情绪带进极点,莫名叫人泪落,从此我便爱上了这份秋愁。

    后来找了张学友、张杰、林志炫、金志文、张靓颖、黄小琥等等十几个不同的版本对比,还是觉得张学友唱得最好。张学友的演唱有一份自然、不浮夸、收放自如的情绪。他把离愁表现得恰到好处,若是深夜聆听,便如在好友面前敞开心扉,或哭或笑,酣畅淋漓。另有玉置浩二用日文演唱的版本,有一份空灵、飘渺的无奈,也是值得一听的。

    《秋意浓》是由原创作品《行かないで》(玉置浩二)改编成为香港歌手张学友主唱的粤语流行歌曲《李香兰》。1993年,《李香兰》被重新填写国语歌词,取名《秋意浓》,收录于张学友专辑《吻别》中。也许很多人把它定义为爱情歌曲,但它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秋天,原本是个收获的季节,却被文人墨客赋予了悲秋、伤秋的情绪。而这份愁绪也不止于男女间的情愁,更有乡愁、失意之愁、不得志之愁、找不到归属之愁、得不到认可之愁,从人与人之间,到人与家之间,再到人与国之间的离愁别绪。

    前些日子特别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述的“一代词宗”李清照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后,感慨万分。李清照一生的爱恨情愁便从这“人比黄花瘦”中可见一斑。我们借用她关于描写秋的词句来领略那份离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早期写她与丈夫短暂分开时的相思之愁。那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微蹙的眉,轻轻的哀叹,坐卧不安的情景,故而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说法。情到深处,尝到无尽的相思离愁。

    在她晚年还写下《声声慢·秋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时丈夫已亡,一切都不是原来的模样,李清照独自一个人生活,她的全部时间都用于整理已故丈夫赵明诚留下的金石文物。想起如今的物是人非,那份孤寂,怎一个愁字了得,叫人悲伤到极致。纵使千言万语,更与何人说?这便是最深的离愁。

    晚年的李清照还写过一首《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词中表露出的浓浓乡愁,写出她因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表现出她那份悲愤愁苦的家国情怀。

    这些年,看多了生活中的分分合合,官场上的形形色色,始终不愿让自己走得太累,更不想让自己走得太真。因为那份疏离,自然时常有失落、孤单的愁苦。谁不曾对生活有过美好的向往?谁不曾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一番理想?只是生活太多变,生命太无常,终是付出的变成枉然。

    人在内心深处一旦找不到归属,纵然置身于喧闹繁华的市井,也恍如立于瑟瑟秋风中的落叶,常常有聚散都不由我的无奈。

    故而,秋意多半不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凉爽,而是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往往代表着忧伤,象征着无奈、离别,正如秋风吹扫的落叶,落寞萧索、黯然神伤。如同思想家、知识分子因坚持理想而不被当局、不被社会所采纳和接受的无奈之情。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坚持自己理念、想法、主张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他们终是孤独一生,甚至主动“不求闻达于诸侯”。他们如此高洁的人格固然值得欣赏,但是,在其背后也带有萧萧瑟瑟的离人秋意,叫人为之长叹。

    舞秋风,漫天回忆舞秋风。叹一声,黯然沉默。不能说。惹泪的话都不能说。紧紧拥着你,永远记得,你曾经为我这样的哭过。啊~ 不怕相思苦,只怕你伤痛。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啊~ 不怕我孤独,只怕你寂寞,无处说离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离人心上的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cg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