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手书《清明》
毛泽东手书杜牧《清明》诗,草书四行。“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等字形,好象是阳春三月,风雨迷漫,山影恍惚,溪桥如断,桃花飘落,炊烟已散。这种迷茫的意象,跃然纸上。
毛泽东的一生,不管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学子时期,还是惊涛骇浪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巩固政权、经济建设时期,都没有离开过笔墨,都十分关注、欣赏、临摹历代书法碑帖,走出一条自己的书法之路,创造一种独具风格的字体,在书法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
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墨迹。如果说,他的文章草稿、文件批阅、读书批语、题词题字等,是实用书法的话,那未,他手书自作诗词、手书古代诗词的墨迹,就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观赏,是观赏性的书法了。
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也造就了毛泽东的书法艺术。
从传世的墨迹来看,自从1950年以来,毛泽东在闲暇之际,挥毫作字,手书古代诗词。
中国文学,能够朗朗上口、并与心律一起跳动的,莫过于诗词歌赋了。毛泽东有着中国文学的深厚修养,挥毫作字时,自然就想到这些,随着笔尖,就流淌出来。
从墨迹来看,毛泽东书写这些纯观赏性的书法,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集中在他一生的后半段,这个时期,正是他书风成熟,走向巅峰的时期。所以,这些书作,艺术性是很强的,是他一生书法艺术的精品。
欣赏这些书作,我们宛如走进了一个艺术之林,浩然大气,珊瑚玉枝,劲松挂崖,远山衔月,屈铁盘丝,柳絮花朵,鲸吞海水,签中夹鼓??各种美的意象,各种美的形态,各种美的声音,诗情画意,难以尽说。让我们随着毛泽东的笔迹,踏着这颜色之王——黑白相间的书迹,尽情地欣赏吧。
总之,毛泽东留世的手书古诗词墨迹,是中国书坛上的一大幸事,也是留给书法艺术之林的宝贵财富。这些手书古诗词墨迹,是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这十余年的作品。而这十余年,正是他书风特性深化和走向巅峰的时期。所以,这些书法墨迹,就尤为珍贵。
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曾在一篇《上阳台》的书作中说:“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我们可以说,毛泽东的书法,笔含万物,气象万千,经天纬地,山高水长,非有老笔,雄放何穷。[《红旗杂志》公众号。]
程辛木版画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