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初夏时节,正是“花褪残红青杏小”之时。推着轮椅带着母亲驻足在一棵杏树下。母亲随口说出“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能卖钱。”这是果树挂果的经验总结,桃子栽种三年可以结果子,杏树结果需要四年,梨树结果需要五年,枣树当年就长枣子可以卖钱。
千年以来,杏花深得诗人喜爱。唐代诗人吴融的《杏花 》中有名句“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把杏花作为春天最娇美之花。
杜牧的《叹花》 云:“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诗表达了光阴荏苒,美人也不免“乌发如银,红颜似缟”。杜牧的诗有一个凄美的故事:据说杜牧早年偶识一女子,为之倾倒,为之疯狂。诗人与其母约定十年后来娶,十四年后再逢,女子已嫁为人妇:“待子十年不至,而后嫁之,三载有子二人。”于是便写了此诗相赠。得不到的更加觉得美好。
陆游的“杏花开过尚轻寒,尽日无人独倚阑”和戴叔伦的“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都是描绘早春的景象。宋朝僧人诗人志南有《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也是描写早春景色。当年阅读《千家诗》深为杏花雨、杨柳风痴迷。明代汤显祖的《排歌·红杏深花》“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写的是早春二月,天气回暖,万物复苏。
众所周知,杏在中国是常见的植物,不能吃太多,早就出现在诗人的吟咏之中。杏花在中国文化中是固定的修辞,具有司空见惯的意义,可以瞬间触发相应的审美体验。
杏树是一种地道的中国植物,装饰了我们的景观:王维的诗句“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写的是乡野的生活;“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描述的是“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的隐逸与闲适。
杏还可以写市井深处的雅致,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中,“听春雨”属于一个人的清静,又调之以“卖杏花”的“低分贝”的热闹与生动——这是中国文人独有的清欢。
宋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的是初夏时节,麦子开花,菜花结荚。苏轼词“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物候之变,又表达时间短暂、青春逝去。叶绍翁 《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出”,一个“闹”字,用得皆妙,都很经典,两首诗都曾被收录进教材,所以大家耳熟能详。
葛洪《神仙传》记载的故事: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病愈者种杏为酬,在世三百岁,入云而去。后世多用此典代指医术或仙术,因而医院有“杏林”之说。
《庄子》载:“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后世以“杏坛”泛指授徒讲学之所。我校教工餐厅取名“杏园餐厅”也是指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师吃饭之地。
梅瘦杏肥也频现于中国古诗词中。宋代陈造的“小梅清瘦杏花肥”,表达了梅瘦杏肥的特点。宋孟大武的“柳丝无力杏花肥”,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盎然景色的热爱。杨万理的“记得春头来此嬉,梅花太瘦杏花肥”。对梅花杏花作了生动的描述。
当然说到杏花,离不开一句有名的诗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般认为是杜牧所作,也有怀疑者。“杏花村”是虚指,很有可能指杏花盛开的村庄。
古往今来,描写杏树杏花的古诗词不胜枚举,挂一漏万,盼望友友们留言补充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