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 读书· 推文汇总简书伯乐推文汇总墨海
究竟怎样才是自由的——读熊培云作品《自由在高处》

究竟怎样才是自由的——读熊培云作品《自由在高处》

作者: 先主山下梁波涛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09:04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本书在书柜里高搁已经数年了,每一次翻开来,总觉得难度比较大而放弃,翻开一次,放弃一次,断断续续一直没有展开来阅读这本书。

    虽然说挑战自我挑战阅读,这样的话说了不下千百遍,但是遇到一些比较难啃的书籍,往往是浅尝辄止,不肯去动用大量的脑细胞面对。

    但这一次,网研社的共读,涉及到了这本书,再也没办法逃避,再也没办法不去面对,只有老老实实的低下头来,与它面对面的相处。

    2

    先了解一下熊培云老师吧!

    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作家,南开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南方周末》专栏作家及社论作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理想国译丛主编委员,京东文学奖评委。

    熊老师主要从事政|治传播学研究,研究领域为新闻评论,文学评论,电影评论,农村问题等,需要作品有《思想国》,《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

    3

    《自由在高处》是2011年出版的,至今已经是12个年头了,这本书一共三个部分:

    面包与玫瑰、自救与自由、演讲与独自。

    这本书是另一本《重新发现社会》的重要补充,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

    其中自由与自救,是这本书的方向与重点。

    4

    在第一部分的内容《慈悲与玫瑰》中,看到了一个叫子华的哲人对生存状态进行了分类:全生、亏生、迫生。

    对于全生,觉得好理解,我想到了另一个词语叫全人教育,或者说叫全老师。

    特别是小学老师,要培养的是人的小学时候,那就是要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到,这个要会,那个要懂,也有陌生的领域,只有你带给孩子的世界。

    记得从河南走出去的马玲老师,就获得过全人教育奖,获得了十几二十万的奖金,是一个莫大的殊荣!

    5

    那什么是亏生呢?

    就是指生命的需要只有部分得到满足,亏损的状态越严重,对生命的价值就越不尊重。

    这个词语,让我想到了很多人的童年时代,童年里亲情的缺失,爱的缺失,生命就造成了巨大的亏损。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弥补,说的就是亏生的状态。

    一旦有亏生,就对光明特别渴望。

    6

    想起了一部电视剧《长月烬明》。

    男主角澹台烬,黑暗里行走了500年,稍微遇到一个对他好的叶夕雾,就看作就是生命的救赎。

    又想起来教室里一些缺爱的孩子,在心理上,我总有一些偏袒,接触的时候,总会尽可能的给予更多的爱与呵护,多少少也算一些弥补,让这些孩子们的亏生状态,或多或少有一些改变吧!

    7

    对于迫生这一词语,有更多更深的感悟。

    各种需求不仅得不到满足,而且还要承受着自己厌恶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得自由,要遭受耻辱的活着。

    我们当下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多少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呢?

    多少人没有承受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呢?

    又有多少人是得到了自由在活着呢?

    8

    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为了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抛弃,但是熊培云老师却说出了这样的一个答案:不自由,仍可生。

    相信我们很多人,都会感觉着自己处于迫生的状态,也就是强迫着生存的状态。

    这个状态,我们要解决的,要面对的是迫还是生呢?

    9

    人说:不自由,毋宁死。

    这样的话语,面对的状态是生,只是把命运放在死的对立面了,这其实是严重不可取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每个行业工作中的忙碌,每个人都会在工作之后,吐槽一句:累死了!

    难道是真的累死了吗?完全不是,这种状态,只是失去了自由的一个场面,而生命却是完好无损的。

    就是说,我们要先面对“迫”,要先解决掉“迫”,把生命中在生活的层面压过来的各种忙碌,各种煎熬,各种挣扎处理掉。

    这种生活中的紧迫,强迫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生命无关,应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途径吧!

    10

    失去了生活中那么一点自由的状态,我们都有选择毋宁死,那么这个社会中,几乎是没有几个人可以活着了。

    所以说生与死不是我们的选择题,在生命的最后,你不选择也得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

    那一天没有到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是如何生?如何自由的生?如何有尊严的生?

    11

    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包括上师范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所以往往食不果腹,一直在努力活着。

    那个时候,努力地跑着采访,写一些稿子寄往电台,去换取一些果腹的票据。

    那个时候,还在用文字触碰这个世界,曾经有一句话说:一张邮票就是我的一顿午饭。

    惹得许多网友写信来的时候,信封里面就夹带着一张可以返回的邮票。那时候多纯真,因为这样的友谊,让我在经历黎明前的那段黑暗时候,内心都在期待着光明的到来。

    就像熊培云老师说的那样:不论困境如何,要积极地做事,要保持生命昂扬的本性,还有进取之心。

    12

    熊培云老师说:生命是可以选择的。

    选择怎样活着,选择用什么方式活着,选择活着的状态,选择活着的尺度。

    关键是你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你对这个世界有怎样的认识。

    在编制里,受着大环境的约束,这是不自由的。可是,在这个大环境里,还有这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写作,绘画舞蹈,练习书法,利用假期节日,去旅游去逛逛大千世界,这也都是许可的。

    重要的核心是,你想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你想让生命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里?

    熊培云老师说,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生命就是自由的。

    13

    高处,又要如何理解?

    熊老师告诉我们,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人类也要不断进步,作为我们自己,去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去提升自己适应的能力。

    一个环境不合适,换一个环境也是可以的,多元化的选择,带给生命的,就是自由的选择空间。

    这时候,就可以理解自由为什么在高处了。

    14

    如今的网络如此普及,各种行业里,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平台。

    从之前的论坛博客,到如今的微信,公号等等媒体雨后春笋的崛起,使得这个社会成了公开透明的,任何事情,在这个环境下,都无从遁形。

    能够把握自己内心的情怀,能够拥有精神的独立,那么你就是自由的。

    独立自己,盘活自己,信仰自己,忠实自己,然后就是自由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究竟怎样才是自由的——读熊培云作品《自由在高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fr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