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卷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
一、布衣诗人
【原文】白下布衣朱草衣,少时有“破楼僧打夕阳钟”之句,因之得名。晚年无子,卒后葬清凉山。余为书“清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勒石坟前。余宰溧水,蒙见赠云:“叠为花县一江分,来往惟携两袖云。待客酒从朝起设,告天香每夜来焚。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却喜循良人说遍,填渠塞巷尽传闻。”《郊外》云:“乱鸦多在野,深树不藏村。”《与客夜集》云:“羁身同海国,归梦各家乡。”《大观亭》云:“长江围地白,老树隔朝青。”《晚行》云:“土人防虎门书字,水屋叉鱼树有灯。”《赠某侍御》云:“朝罢宫袍多质库,时清谏纸尽钞书。”
[译文]白下的一个普通百姓叫朱草衣的,小时候有“破楼的僧人打夕阳钟”这样的句子,并因此而出了名。晚年没有儿子,死后葬在清凉山上。我为他写了“清已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刻在坟前的石头上。我在溧水做官,蒙他赠一首诗:“一江把县城分成了两个部分,来往这里只带着两袖清云。款待客人的酒要早上就准备好,祈祷上天的香每夜都要烧。惭愧自己是龙的尾巴不是名士,怎能让自己不怎样的诗文来让你看?高兴的是人们都说你是好官,满街满城都有关于你的传闻。”《郊外》诗说:“乌鸦大多都在野外,深深的树林中肯定没有村庄。”《与客夜集》诗说:“大家同样羁身海国,梦里才回到各自的家乡。”《大观亭》诗说:“长江周围的土地发白,隔年的老树又发绿枝。”《晚行》说:“当地人为了防止老虎而在门上写了字,在水边借着挂在树上的灯来叉鱼。”《赠某待御》说:“上朝归来官服便送进当铺,时不时清点出上谏的用纸来抄写书本。”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布衣诗人朱草衣的故事和诗。
白下布衣朱草衣,少时有“破楼僧打夕阳钟”之句,因之得名。
晚年无子,卒后葬清凉山。
余为书“清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勒石坟前。
余宰溧水,蒙见赠云:“叠为花县一江分,来往惟携两袖云。待客酒从朝起设,告天香每夜来焚。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却喜循良人说遍,填渠塞巷尽传闻。”
《郊外》云:“乱鸦多在野,深树不藏村。”
《与客夜集》云:“羁身同海国,归梦各家乡。”
《大观亭》云:“长江围地白,老树隔朝青。”
《晚行》云:“土人防虎门书字,水屋叉鱼树有灯。”
《赠某侍御》云:“朝罢宫袍多质库,时清谏纸尽钞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