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 有一种职业叫旅行

作者: 雪花迟舞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22:15 被阅读303次
    《背包十年》| 有一种职业叫旅行

    读书会交换书籍的时候,偶然遇见了《背包十年》,格格推荐说,作者受过高等教育,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环球旅行,通过写游记,已经有人为他的旅行买单。

    近期我也在写游记,写法一直是以游踪为序,盗摄影师的图,但是写久了,就像流水账,没什么新意。听到格格的推荐,一向谦让的我毫不犹豫认领下来,周末花了两天时间,跟随作者跑遍了大半个地球,看了一路的风景,听了十年的故事,看完了此书。

    01 游记

    这本书最直接的收获是看到了一种全新写游记的方法。作者介绍了两张写游记的方法。

    第一种写自己的故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吃了什么,干了什么。第一种作者认为需要在旅途中完成,否则除非你有超强的记忆,否则很快很多细节就会模糊。反观自己,我一般都是旅行回来后休整两天,搜集够摄影师修的图之后再写,能写出来细节真是得益于我超强的记忆力。

    第二种是写别人的故事,有小人物的故事,比如老挝孟威的阿仔,一个原始热带雨林的村庄中失去左臂的孩子,刻苦学习英语做导游,用积蓄在村庄办了一所公益图书馆;也有大人物的故事,比如安徒生、梵高、毕加索和特雷莎女士等动人的事迹。

    作者写别人的故事,其实有时候也在写艺术的故事,文化的故事,历史的故事。本书中作者的很多故事,都是旅行回来翻阅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才写出来的。既是一种记录和分享,也是一种旅行的延伸。内容并不是无聊的数字和年代,而是相识相知的那一瞬间的感动。

    通过全书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很少的篇幅去介绍城市的风景,大量篇幅在介绍人和感受。比如在意大利的比萨,虽然是冲着这座斜塔去的,但是全篇只有最后一句才写到用相机拍了一张照片,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在写自己露宿街头的经历,和自己的心态。

    人才是旅行的主角,故事才是永恒的话题,走过一座城市,不在乎她能提供多少景点,而在于你在这座城市的个人化体验,天气、心情、一场邂逅的音乐会,又或者是那些旅途中有爱心的人,这些都成了城市的名片,在旅行者心中留下这座城市的整体印象。

    关于写游记和拍照的认可问题,作者有一段话写的非常好:”我觉得摄影和写作一样,是对一瞬间所见所感的记录,是对一个人成长的记录,永远不要奢望被大多数人认可。当一个人的自信心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的时候,还有谁会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走。而在这样的时候,你的信念你的坚持你的特立独行已足以把别人感动。“

    正如印象派的那些奠基人,莫奈、毕加索、梵高、高更,他们的作品开始无一不被批评家批判的一无是处,但是艺术终究还是被历史认可了。自己在某个领域是块真金,这是我们战胜生活磨难的底牌。

    02 旅行和梦想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旅行变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情。说走就走的旅行,诗和远方,外面很大,我想去看看,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梦想,但是也只是想想。

    作者小鹏,一个经济学专业的海归,从小也怀着这种梦想。但是他并没有想想,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迈出脚步去旅行。那时候三百六十行,并没有旅行这个职业,旅行也没有现在这么火,交通、签证等也都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作者也曾经身无分文,露宿过街头,在肮脏的公车上与小偷同眠,被印度无良的商家宰,高原反应差点丧命。但是他只是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是因为他天生喜欢旅行,喜欢用好奇心打量世界,喜欢所有未知的东西,喜欢每天过不同的生活。

    作者用游记和照片记录旅行,分享给别人,是为了告诉千千万万有梦想的人,生活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最终,这成为了他的职业。三百六十行,终于有一行叫旅行。

    当然,作者并不鼓吹都像他一样辞职去旅行,他曾在去纳木错的长途巴士上遇到一个驴友lena,在北京有稳定的工作,但是登山、潜水、探洞,样样玩的很好,总在挑战身体的极限。

    关于旅行的梦想有很多条实现的路径,关键是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职业旅行家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只要有梦想,并肯为此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旅行如此,其他的梦想亦如此。

    03 关于分享和传播

    作者曾经写的一篇游记,收到了很负面的消息,有人说作者每天贪图吃喝玩乐,活的消极,有人说作者炫耀。作者自有自己强大的内心和追梦的执着去捍卫和反驳。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沟通和交流,没有分享,那就回到了原始社会,每个人都以为世界就是自己待的地方那么大,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我们看不到这个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美丽的景色,善良淳朴的人,也看不到这个世界上的冲突和战争,自然不会有抗争和进步。正如,特雷莎女士,如果没人英国记者的报道,也不会引起全世界的震撼和感动,更不会有这么多人加入到加尔达去做义工。

    同样的,没有作者的分享,我们也会失去很多世界的角落里发生着的有趣故事。所以,只要坚定自己的梦想,便有满身铠甲去对抗世界的流言蜚语。

    04 发现爱,传递爱

    作者在法国徒步时,由于攻略没有做到位,天黑之前无法抵达目的地,偶遇的法国老太太主动要求开车送作者和作者的朋友。路上,老太太说自己的儿子在中国旅行,希望也能遇到好心人的帮助。

    作者也曾在斯洛伐克丢了房卡,被好心人捡到送到酒店;在尼泊尔遇到主动当导游且热情招待作者的尼泊尔兄弟;还有俄罗斯主动解围的瓦迪姆。诸如此类的故事,穿插在整个的旅途。

    说通俗点叫:“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而作者解读和阐述成:发现爱,传递爱,love is circle,应该成为每一个旅行者的信仰。

    05 智慧的火花

    作者写游记用了心,自然时不时蹦出金句。

    “中文系无法培育出伟大的作家,艺术家的营养来源只能凭借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我想所谓生活的艺术,是指用心研究生活中的点滴趣味。做鞋可以有上百道工序,葡萄酒可以分出上千种等级,就连阳光,细心观察的人都能区分出闪烁其间的上万种颜色。而所谓艺术的生活,则是那种享受点滴趣味的心情。是否有心情为一副心仪的油画停下匆忙的脚步,是否有心情去聆听一场邂逅的音乐会,是否有心情去享受那一瞬间照耀在脸上的阳光味道?”

    莫奈:“人们都在谈论我的画并且争先恐后地说他们看懂了,好像看明白是多么重要多么彰显身份的事一样。其实我作画时也不怎么明白,只是对那一瞬间光线和色彩的热爱。”

    莫奈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初中和高中的语文阅读理解,试卷上经常出现作者的用意或者语句什么含义之类的问题,据传曾经一个作者做自己写的文章的阅读理解,都答不上来那些问题。可见,有时候艺术的产生只是一瞬间,并没有多少加工和刻意,就像灵感一样,浑然天成就来了。

    读这本书之前,我大抵不能够理解,那些不工作而到处全世界晃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而这本书详尽解读了旅行人的心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迷惘和挣扎,还有他们把旅行和爱当做的信仰。

    世界很大,我们都想出去看看,愿我们既有探索世界的勇气,也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出发,只要别忘了回家的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背包十年》| 有一种职业叫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uk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