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玲的全生态蔬菜生意越来越红火,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批发商的生意,原因是经营传统种植的比不上全生态的。
很快他们明白了,并说:“这全生态蔬菜你梁秀玲做得,我们也做得!”
于是他们打听起来。哦,原来梁秀玲卖的是翠石村生态园种植的蔬菜,他们也要进来批发。
经过交涉,他们又发现梁秀玲与该生态园订有专卖权的合同。气愤了,这种垄断性的经营不合理,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
有关部门处理不了,说这是商业行为,你们只能和生态园说理。一位叫李方正的批发商说:“好,我们就去讨个理!”
在李方正的带领下,几位批发商来到了生态园,他们要找园长梁秀文理论。为什么只与梁秀玲订合同?更是凭什么只让她一家经销。这不是明摆唯亲论吗?因为梁秀玲是他的亲姐。
一大堆的问号弄得梁秀文头都大了。但他只能说合同是双方自愿签定,而且都在你们之前,合法合理。
李方正一行见与梁秀文说不通,又去找到村主任黄立山说理。黄立山说他现在主管除烦度假村,不管生态园的事了。
他们又去找村支书张伯。张伯说:“主管是梁秀文,他只是监察,只要不违法违规即可。”
李方正一下似乎找到了理由,大声说:“这还不违规?他把全市的经销权交给了他姐梁秀玲,既成垄断市场。现在他姐吃香喝辣的,我们喝西北风!这合理吗?”
“这怎能说是垄断市场呢?她销生态蔬菜,你销传统蔬菜,井水不犯河水!签订合同双方情愿,而且在你们来之前。”张伯据理而论。
“可生意都被她抢去了,我们怎么办?”一位批发商说。
“那我也没办法。”张伯摇摇头。
“要公平竞争!”另一位说。
“对,公平竞拍!”李方正又是大声说。“你们又是凭什么?”张伯瞪着眼。
“凭个理字!”他们近乎同声。
“怎么个理?”
“这专销权,看谁出的押金多!”他们又是近乎同声。张伯想了想:“这个……得在村委会上来定,并征得梁秀文的同意。”
“没那么麻烦,现在许多厂家都是这么办!”李方正凭着自己财大气粗。
“不行,我们得公事公办。”张伯坚持原则。他们见此事无奈,李方正便说:“那好,我们过三日再来。”
张伯答应了。但他心事沉沉,如果村委会通过了他们的要求,自己如何向梁秀文说。如果不开村委会,直接由梁秀文定,又给他人留下口实。
他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公事公办吧!但他又认为此事得通报梁秀文一声,未曾想到梁秀文说:“我听村委会的!”
张伯带着敬佩的眼光望着梁秀文,说:“好,谢谢!”
“不过,不光比押金多,还得比销量!”梁秀文竟然想到了张伯的前面。张伯脱口而出:“对!”
村委会召开了。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至通过了梁秀文的建议。此决定一经传出,批发商们纷纷议论。
李方正说:“这次我赢定了!”他是全市的富豪。
其他的也信心满满。可传到了梁秀玲耳里,她着急了:与他们做了十至二十年的比,自己定输无疑!
可她一想,自己的销量定能胜他们,因为信誉和服务都强过。这押金自己去哪取得,即使有也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她打电话问梁秀文:
“是谁出的这馊主意?我们之间是有合同的啊!”
“主意是我出的,因为多位批发商到生态园闹得沸沸扬扬。再则我们原签的合同,是以月为期的,因为当时签订的是以每月结算一次货款,所以期限也跟着一样。”
“啊……!”梁秀玲哀叹一声。是啊,自己初来商界料想不到呀!可一旦专销权易手,她的生意就难支撑了。她急问:“那可否签订多份合同?”
“不能的,因为一旦多个经销商在同一地区买卖,势必造成恶性竞争,最后受害的就是大家。”
“那怎么办?”
梁秀文深知家姐的苦衷,便说:“团结就是力量!”
“哦……”梁秀玲想到了,忽然她眼睛一亮明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