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曾说:“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
年少时,我们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厢情愿地认为,好朋友,都是靠自己的言语争取来的。
被误会了,会解释;被忽视了,会争取。
但随着年岁渐长,才发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才是最好的社交。
懂你的人,不说也懂,不懂你的人,说了也不懂。
林徽因在国外留学时,遇到了冰心。
那时候,冰心就已经名声在外,还未成名的林徽因心生仰慕,就想要与之结交。
冰心对她的态度,却是不咸不淡。
林徽因回国后,在家中邀请各方名流,针砭时弊、谈论古今。
她还几次邀请冰心,没想到,对方却只是写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讽刺她哗众取宠。
这时,她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强求不来。
与此同时,她碰到了一生挚友——费慰梅。
两人初见时,就性情相投。
同样参加林徽因的文化沙龙,与冰心不同,费慰梅则认为:
林的谈话同她的著作一样充满了创造性。
话题从诙谐的轶事到敏锐的分析,从明智的忠告到突发的愤怒,几乎无所不包。
人生就是如此,在性情相合的人眼里,你说得再少,他也明白你的可贵;
在志趣不同的人那里,你说得再多,他也不知你的难得。
如果明知三观不合还要勉强凑到一起,最终你们也只会活成彼此厌恶的样子。
所以,学着低配语言,在自己的圈子里,去探索相知,或许才是成年人最酷的活法。
毕竟,每个人的圈子里,都只容得下相似的人和事。
注定难以同频的人,不要强求,不要将就。
管住嘴,不多言不多语,就是一段关系最好的走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