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被抱怨:“我原来以为自己做得很不错,看了你的‘家有儿女’,发现自己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我都不会当父(母)亲了!”
是我说得不对吗?好象不是。如果我的《家有儿女》系列完全是胡说八道毫无道理,大家顶多一笑而过,再不光临,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抱怨。
抱怨,是因为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却又与自己以往的想法和做法有冲突,一时间难以调和,有些无所适从。于是,难免有些焦虑甚至是沮丧,抱怨两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想起《五灯会元》中青原惟信禅师的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看着有点像绕口令,其实很有深意。我把它理解为人生的三重境界。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是基于自然习得,没有认真思考过育儿问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正大家都这样,反正以前都这样,所以我们也这样,没什么好奇怪的,也不用多想什么,这是很多父母的育儿心态。套用上面人生三重境界的说法,这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
事实上,以前都“这样”,大家都“这样”,并不等于“这样”就是正确的,就是唯一的。很多时候,“这样”只是一种习惯,并不代表真理。
很久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位女士煮肉时总是把肉切成两半,不管肉块大小。有一天她男朋友实在忍不住好奇就问她这是为什么,这位女士愣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记得我妈妈就是这样切肉的。”可爱的小伙子跑去找未来的丈母娘,得到的答复是:“我妈妈就是这样切肉的。”小伙子又跑去找老人家,老人家说:“哦,以前我用的锅太小,不把肉切两半就放不进去。”
育儿也是如此。育儿观念和方法,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比如“听话”就曾经是过去对孩子的普遍要求,那是因为农业社会以及与之匹配的集权政治需要这种品质。现在,“个性”被重视了,因为市场经济、法治国家需要个体拥有独立精神与创新能力。
转型成功令人兴奋,可是转型过程往往是痛苦的,不论是社会转型还是人的观念更新,所以有时候人们不免感慨:“不是我明白,是这世界变得快!”同理,当自己习以为常的育儿观念与方法被质疑,而自己又无法很好地回应这种质疑时,认知冲突自然就会引发心理矛盾。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
很多人解决这种冲突与矛盾的办法是随波逐流,这是最安全的选择。于是,回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境界。
有少数人,能够并愿意承受这种心理不适——这种不适有时甚至可以说是痛苦,不断追问,最终真正明白育儿是怎么回事,也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他们因此进入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
千万别以为,这时候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不再有忧愁,看不见烦恼。我愿意相信,生活永远不可能没有愁和苦,可以改变的是我们面对愁苦的心态和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