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气东升
同学们好,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很多时候诗中描写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成为诗人表情达意,高尚品格的象征。在大自然中,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能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那么明朝的于谦为什么会看中这毫不起眼的石灰,并把它入诗呢?
这和他小时候一段经历有关。据史诗记载,于谦小时候刻苦读书,志向高远。那一年于谦才12岁,有一天他和他的朋友出去散步,无意间看到了石灰煅烧的整个过程,于谦被当时眼前情景深深震撼,于是就写下了这首石灰吟。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同学们,于谦在诗中告诉我们,石灰究竟是怎样煅烧的呢?同学们一起说——千锤万砸、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同学们,千锤万砸、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个比一个厉害,从这三个词语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石灰正在遭受的磨难。
如果你是石灰,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1回答:我觉得石灰被砸了,被焚烧,最后粉身碎骨,十分痛苦,如果是我的话,多少有点害怕。
是的,痛苦、害怕。但是石灰面对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骨碎身的痛苦,他的态度却是——若等闲和浑不怕。那这小小的石灰,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勇气呢?
学生2回答:因为诗中写到“留清白在人间”。
是的清白,那么石灰为什么要留下它的清白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来回答。
学生3:因为石灰是白的,青白是石灰的颜色,所以石灰要保留清白。
哦,你的意思是说,石灰为了留住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请坐。
还有谁想说?
学生4:因为石灰是用来粉墙的,如果不留住清白,那它就不是石灰了。
你的意思是说石灰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面对烈火焚烧,它的态度是若等闲,甚至粉骨碎身,也浑不怕。非常好,请坐。
同学们,你们再思考一下诗中写的清白仅仅是一种颜色吗?
我们来听一听于谦的一个故事:
于谦长大以后成为明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在当时的朝廷还有一个很坏的太监名叫王振。他把控着当时整个朝廷,手握大权,所以当时很多很多大臣纷纷去巴结他,给他送银子。但于谦从来不给他没有送过任何的礼品。有人劝于谦说:你总得送点什么吧,要不然你在这这朝廷中很难立足。每次于谦总是潇洒一笑,挥挥他的两个袖子说:只有清风。哪怕最后于谦被害入狱,甚至含冤而死,他也从不屈服。故事听到这里,你们认为诗中清白指的是什么吗?
学生5:做人要有良心。
学生6:为官清廉。
学生7:为人正直。
学生8:高尚品格。
同学们,于谦看重的不是什么高官厚禄,而是良心的清白,为官的清白,为人的清白。同学们,你看,石灰看重的是清白,于谦看中的也是为人的清白。所以这首古诗字面上看是吟咏的是石灰,实际上吟诵的是——于谦。
这就是古人很喜欢用得一种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于谦就是借用石灰来表达自己清白的远大志向。于谦之所以用石灰来自喻,原因在于于谦一生就像石灰一样历经了无数次的磨难与困苦。但在于谦的心中一直坚持着他的一份清白的志向。
同学们,周围的人为了巴结权贵不惜重金贿赂时,于谦以这样的诗句回应: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入京》
他的两袖清风表明为官清廉的决心,即便后来被陷害入狱。
当瓦砾敌军,兵临城下,国难当头时,于谦选择的是: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立春日感怀》
他不顾亲人的阻拦,不听同僚的劝告,毅然披上战衣,挺身而出,保卫京师。到后来陷害入狱,他依然用诗句这样回应: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弱。
——《北风吹》
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诗中的树指的是什么?是的,指于谦。那么风呢?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和困苦。
是的,于谦,他就像一棵挺拔的树。他坚守自己清白的节操和初心,哪怕寒风凛冽,哪怕狂风怒吼。这样的树都不怕倒下。
那如树一样那高尚的人格和节操,其实于谦早就写在了这首《石灰吟》中,让我们一起把它铭记于心吧。
《石灰吟》齐,学生齐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