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进化、更新和发展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几千年的发展,城市已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聚集的人口、资源、技术越来越多。而且还在不断膨胀和扩大的过程中。
据说最古老的城市是在约旦河西岸的耶利哥城,大概已经存在1万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东京,人口都超过3000万人以上,这是超级城市,人类前所未见的城市。主宰世界经济金融的超级城市纽约,人口只有大概它们的三分之一左右。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据说是孟加拉的达卡,每平方公里4万多人,印度孟买每平方公里3万多人,香港的市区人口密度也就是2万多人。这种城市密集恐集症者想想都过不去吧?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也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在持续的快速发展扩大。而相反的是农村,人口流失加剧、无论是学校、农田、山地都开始荒芜。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加速,特别是近几年在房地产价格高涨的影响下,城市化的过程也在加速中。因为太多的农村人怕上不了车,错过来移居城市的机会,怕永远被困在农村里。入城,是中国奋斗了几千年的梦想,离开土地,是所有农民的终极梦想。那其实也是一种自由,摆脱土地的自由。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最高可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上下。这是一个目前人类社会最繁荣、最发达的经济水平下的城市化水平。大概符合人类发明的80/20原则。百分之八十的人住在占地百分之二十的城市里面;百分之二十的人住在占地百分之八十郊区或农村。除了人类社会还离不开农业,需要有一定的人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外;另一部分是不愿意在城市居住的有钱阶级,或者一些游离于城市外生活的人。所以,未来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城市如何发展,也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城市之外。百分之百的城市化不但没必要,也没可能。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从来都是多样化的。农村与城市的人口比例,会通过经济水平的调节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中。
城市发展最大的动力是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可以聚集的人口就越多。特别是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的大城市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如果没有医疗和卫生技术的发展,人类远远无法将这么多人聚集者一起。瘟疫、传染病是人类永远的敌人、死神的收割机。越是人多积聚,收割机就越有力量,将像悬挂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克摩斯之剑,只要城市人口超过一定的数量,死神就会挥动收割机。中世纪的黑死病、全球性的流感、天花的爆发等等,各种瘟疫和传染病,都是因为城市卫生条件不过关而引发的。
在一千年前,超过100万人口就已经是世界级的大城市来。而且这种城市,在当时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卫生条件下,其实就一个大麻烦,连人畜的粪便都难以处理。居民可以说是和粪便生活在一起的。而现在,小城市的人口都超过百万,特别是像中国、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国家和区域。比如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东京、上海、纽约、新德里等,最高的人口估计超过3000万,2000万以上的城市已经很多,中国就占了好几个。这些大城市的是否会无限的扩大,成为5000万,8000万,甚至是1亿人口,这就要起决于几个条件。
第一,城市所处区域、国家及城市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这是城市发展的最大的动力。没有经济、技术、文化的支撑,城市是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没有就业岗位也就无法吸引人定居。
第二,城市所处的区域、国家的人口总量有多大。按现在的发展状况,中国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大型城市人口,肯定要超过欧美国家的大型城市人口。这是人口总量决定的。像英法德等国家的城市,就算把全国人口都放进去,也不超过一亿,怎么可能产生一亿人口的超级城市呢。
第三,居住生活成本是最后的决定因素,为什么人都喜欢居住在城市,都在想尽办法、不惜付出无数的代价,都要往城市走,而且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千年。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就越多人要往城市去。最重要的因素是生存成本的问题。只要城市的生存成本小于农村,城市就具有吸引力。若城市越大,综合生存成本越低的话,那么,一亿人口的城市就真的可能出现。但,就像你看到的那样,随着城市的房子价格暴涨、交通成本上升。在城市的生存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就限制了城市的继续扩大,人口将停止流入,实现一种平衡。如果建筑技术、交通技术等没有颠覆性的改变和发展,人类的城市发展到4000万,5000万左右的人口,就已经是很难想象了,可能这个数量就是极限了。这也最多是在中国和印度才会出现。
未来的城市发展,会循着这几个条件的发展而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还是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将出现新的模式,一种全新的物种。所以你看到了美国那些制造业大城市的快速衰败,如钢铁之城底特律等。这些新的技术的发展,是不需要靠庞大的城市人口作为支撑的。它所需要的只是一小部分的精英而已,其他的普通阶层是无法进入这些行业,或者适应这种模式的经济的。所以,未来超级大城市发展会遇到瓶颈和极限,然后就会有一个从巅峰到衰败的过程。而更多的是中等大城市城市会因为技术的积聚,而成为有特色、有活力的智能化城市,一种精英化的城市。杭州、深圳、硅谷等,都是者呈现这种趋势和发展方向。未来,这些中小城市会是最具活力和智能水平最高的城市。
第二,智能化、互联网技术、智能交通、快速交通技术的发展,会推动城市的扁平化的发展。这种扁平化就是现在说的城市圈、城市群、湾区等方式。这种未来的发展方式会加快超级达成的衰败速度。城市群有几个优势:第一,不会在一个固定的土地上聚集过多人口,导致生存成本大幅攀升,令人无法承受。第二,这种城市圈里面的城市,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自由发展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况下,吸引人口,发展自己。比如一个城市圈内,有的是金融优势,有的是制造优势,有的是旅游休闲文化优势、有的是创新技术优势等等。这宗各自发挥优势,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发展模式,才是最高效率、成本最低的模式。
第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将彻底的摆脱劳动、生产和物质的束缚。有条件的人,无论居住在哪里,都不用考虑物质问题、工人的问题。就算是你居住者偏远的郊区,你也可以通过使用智能机器人来为你服务,来摆脱城市的约束,同样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不用怕买东西麻烦,不用怕请不到佣人和园丁。也不怕没人送小孩子上学,请个机器人老师就行。所以,有钱阶层、不喜欢城市的人还是会住在郊区农村,随着对城市依赖的减少,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搬离城市,这实际要决定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
第四,城市的最后功能,就是满足人类群居的心理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果可能的话),人类不在需要亲自进行生产,所有的物质需求都由机器人完成。到了这个时候,人类的最大任务、最后的任务和意义,就是创新和发展,以及寻找生命的意义。对文化、艺术的创新,对人工智能技术、太空探索技术、人类大脑研究、地球研究、宇宙研究、算法研究、数据信息研究等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研究工作,还有就是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服务,比如励志、心理辅导、感情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从而推动人类的继续发展,往更高层次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意义的发展。
可以说,人越脱离物质的束缚,就越需要人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需要相互之间的安慰和鼓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眼神和情感的交流,需要群体的活动与群体的认可。就算可以离开家庭,但也离不开伙伴、朋友和父母亲情。这些都需要城市作为基础进行的,所以,就算是在长远的未来,城市依然是人类的活动中心,是推动人类发展,保存人类意识和意义的地方。
网友评论
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
人就是这样,都希望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人的眼光都很短浅,这山望着那山高!欲望总是不能满足,好了还要更好!
城市的人口拥挤,国家应该把一些企业公司搬离大城市,这样也可解决城市人口拥挤的问题!
好就说这些。
为你的好文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