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尔的时候,嘴里会在骑车的时候哼一哼平时爱听的歌曲,无论当时的自己是什么状态,我发现,哼着音乐前进都会让心情好起来或者更好。
所以,如果问我:“你是不是心情很好啊?怎么还唱上歌了?”,那我的回答一定是:“不是因为心情好才歌唱,而是因为歌唱才心情好。”
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是家常便饭,举步维艰的大事似乎也为数不少,这也就导致了本来就容易爆发负面情绪的人更容易被焦虑左右和操控,作为焦虑当事人的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它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以及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也在努力学习各种面对焦虑的办法,我们试图扼杀它、摆脱它,可大多数时候,我们又似乎很是无能为力,继而,这种无能为力又将我们拖更深的焦虑之中。
可是,对此我们真的毫无办法吗?不是的!只是克服的过程充满了挑战而已,我们需要在无论外界如何的情况下主动改变自己的心境,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执念,还需要改变自己灾难化的思维,而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先承认自己焦虑是来自自己的恐惧与偏执。
仔细想想,自己那些容易被激发的诸如愤怒、自责、内疚等负面情绪,哪一种不是因为自己陷入了自己设置好的思维困境里呢?因为恐惧,我们固执的认为只有那些负面情绪可以让自己心神变得安定,而又因为这种固执的认知没能给自己的情绪带来改善,转而只好继续恐惧这种固执给自己可能带来的更大的伤害……
人生,似乎总让我们无路可走,但是,人生,又会在我们改变面对它的态度后而变得路路畅通,或者至少也可以说是——总能为自己打通一条路。
每个失落绝望、失意沮丧、焦虑不安的时刻都让自己感到生无可恋,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还在咬牙支撑,也仿佛所有的咬紧牙关都是可悲可叹的笑话,有一句话,从未远离耳旁——你在演戏给谁看呢?
当然,也有慷慨激昂、豪情壮志以及踌躇满志的时候。这种时候,究竟是来自哪里呢?是因为我们等来了歌唱的时刻吗?还是因为自己努力歌唱了呢?而这个时候的耳边,传来的是这句吗?——无论如何,不放弃自己就不代表失败,而且,我们可以被打败,但不能放弃!
承认且接受那些焦虑以及它将一如既往的存在的事实,是改变它的开始,然而,当我们愿意承认并接受焦虑,我们也就会明白,我们要改变的,不是那些引发焦虑的事件,而是我们自己对待它的看法与方式。
记得《情绪是什么》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引用了这么一段话:“威廉·詹姆斯的文章《什么是情绪》中,他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培养控制情绪的能力:“如果我们想战胜讨厌的情绪倾向,首先必须刻苦地、无情地练习我们想培养的性情的外部动作。”如果我们有焦虑的倾向,就需要刻苦地练习用平静和积极来对抗它的能力,我们必须从身体开始。“通过吹口哨来保持勇气不只是比喻的说法。”詹姆斯说。”
所以,努力去歌唱吧,无论好坏;努力去拥抱吧,无论是否还在;去努力潜行吧,无论道在何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