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王建表态凤翔府
王建的成长壮大引起了田令孜和陈敬瑄兄弟俩的警惕,已经是朝廷眼中钉的陈敬瑄更是如坐针毡,田令孜倒对这个干儿子满怀期待,并在陈敬瑄面前夸下海口,分分钟让这个贼王八来面见他的“老父亲”,陈敬瑄当然乐意有王建这样的猛人加入,连连称好。
王建一听是干爹召唤自己,赶紧屁颠屁颠的率军前去问安,王建也知道田令孜这对兄弟俩一对笑面虎,他们这时候喊自己过去定然也没安什么好心,自己带兵去可以,家属肯定不能带去,而是把他们留在了东川顾彦朗那里。
王建这步棋妙就妙在无后顾之忧,自己带兵去西川什么情况是未知的,家属如果一块儿带过去,那铁定会成为义父田令孜要挟自己的把柄,而把他们留在东川,不仅能够得到顾彦朗的信任,更能够起到保护家小的目的。而且王建料定,只要自己有兵权在手,他顾彦朗也绝对不会为难自己的家小。
王建兴冲冲的往成都赶,到了鹿头关的时候,陈敬瑄听信谋士的劝告,怕王建这只饿虎来了之后霸占自己的地盘,居然让人家掉头回去。王建一听就不干了,耍老子呢,你说来就来,说赶我走我就得走,索性直接攻城。田令孜看这事弄巧成拙,赶忙跑到城头上劝王建顾及他们的父子之情,退兵吧。

王建对这个失了势的义父早就看不上眼,也早想他断绝关系,只是碍于情面,时机未到。现如今大好的时机摆在面前,干脆跟他一刀两断!
他当众剃光自己的头发,开始大家伙都没明白,攻城就攻城嘛,剃头发有什么用,后来才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王建剃头就是向田令孜表明,父子关系自此断绝,以后见面大家就是路人了。
不过成都城防坚固,王建的人马太少,虽然顾彦朗从东川派兵前来增援,仍不能攻取,王建只得调整策略,继续在西川搞拉拢工作,收买人心。与此同时,东川的顾彦朗也惦记着西川这块肥肉,王建也明白顾彦朗的心思,现在若攻下西川,顾彦朗势必会跳出来分一杯羹,怎样才能既攻下西川又不必他人插足呢?
王建想到了朝廷,如果自己攻打西川的靠山是朝廷而不是顾彦朗,那么攻下西川之后他就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占有西川,而不必分给他顾彦朗,正好也可顺势摆脱他的控制,岂不一石二鸟之策?
顾彦朗没有这么精明,他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王建向朝廷请命派兵攻打西川的建议,他更看不出王建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王建和顾彦朗联名上书的奏折一封封送到昭宗手中的时候,昭宗的心内泛起了涟漪。
西川的田令孜老贼把持朝政多年,祸害完国家和人民之后便想逃到西川去安享晚年,肯定不能便宜了这个阉人,收拾这俩兄弟的同时还可以顺道帮朝廷控制西川,作为中央朝廷的大后方,岂不两全其美。
昭宗是一个敢想敢干的皇帝,上任不到半年,他就征集了近十万人的军队,下一步就是向西川用兵,他先是免去了陈敬瑄的一切职务,由依靠田令孜当上宰相的韦昭度任征讨西川的总司令,由杨复恭的侄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任副总司令,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任行军司马,而由王建出任新成立的永平镇的节度使,因为韦昭度是文人,其他的又都是杨复恭的人,王建便成了实际控制军队的人,而且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去带兵打仗。
有了节度使的职务,王建算是摆脱了顾彦朗的阴影,可以独立自主的作战和抢夺地盘。更何况有朝廷大军的帮忙,攻下成都、占领西川那是迟早的事。虽说如此,成都依旧难以攻下,到了大顺二年(891年)春天,昭宗看西川的战事没有什么改观,就打算诏令大军回师,这时候王建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正面目。
他不甘于就此罢手,他谋划的是霸占整个西川,怎能在关键时候半途而废呢,他直接违抗皇命,杀死了韦昭度的亲信,赶走了朝廷任命的总司令,自己留下来继续攻打成都。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攻破成都,活捉田令孜和陈敬瑄,并很快以谋反罪处死二人。之后王建便开始各个击破,逐步实现了自己称霸西川的梦想。

西川尽入囊中,王建的下一步计划是北上取兴元(陕西汉中),而后效仿当年汉高祖刘邦居高临下,威震中原。可兴元是李茂贞的地盘,想拿下来,难啊!
朱温围攻凤翔让王建看到了战机,何不借此机会……
王建一脸无辜的答复李茂贞:茂贞兄弟,我支持你!只不过……只不过从西川到凤翔山路崎岖,你也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孔明何许人物,尚且常年累月困于此,我的大军估计要晚到一点……兄弟你一定要顶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