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手札
公众号ID:guoxueshouzha
感谢订阅
1
孔子说过“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是孔子的学习心态,是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心态。让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迫的心态中,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害怕如果不继续学习就好如沙漏般失去以往学习积累起来的知识,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学习。
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和进步。表面上看,这是孔子对自己的激励和督促。但实际上这是孔子克服自己的拖延症的一种心理暗示方法。
2
至圣先师也需要克服拖延症吗?
当然,孔子在成为儒家的开山始祖之前,也是普通人,也是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才成为一代导师的,也只有走过学习之路的人,才明白学习的大敌不是天分,不是学习工具,不是时间不足,而是拖延症。
最近TED演讲里有人深入剖析了为什么人会有拖延症,在演讲时首先就承认自己虽然在三个月前接到参加演讲的邀请,但是只到几周前才匆匆开始准备演讲,感叹拖延症如影随形,每个人都是它追逐的对象。
演讲者分析是什么让每个人都逃不开拖延症的魔爪,答案是每个人的大脑里都养了一只“猴子”,这只猴子代表了享受当下,短期奖励反馈机制,以及一切让自己放松舒服的想法和举动。
而理性的你在“猴子”面前从来都是较为无力反抗的一方,就这样放弃了大脑的主控权,从而形成了拖延症。
然而拖延症也分两种,一种是有截止时间的拖延症,一种是无截止时间的拖延症。
前者,比如毕业论文、工作报告等都是有明确的截止时间的,随着截止时间的临近,大脑的“猴子”会被截止时间唤醒的“惊恐”的情绪所赶走,这样理性的你就能够完全控制大脑做出正确的行为。
后者,比如运动健身、减肥、阅读等,这些活动本身没有时间的要求,这种拖延症的表现不是是否完成,而是如何开始。因为大脑里的“猴子”会不断的阻止你开始这些对你一生都有帮助的事情。而这种拖延症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你会永远徘徊在行动之外,一事无成。
3
回到孔子,这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就是孔子针对这种最可怕的拖延症,而自我警告的言辞。
孔子喜欢学习,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学习有收获,于是孔子告诉自己:你要不断学习,如果不学,不只没法进步,而且原来学习的积累也将付之东流。
这心理阴影面积一下扩大好几倍,孔子马上会踢开脚边的“猴子”进入学习状态的。
这是孔子克服拖延症的方法,找到自己的软肋然后自己“吓退”自己身边的“猴子”。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吓退”自己身边“猴子”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