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读书笔记
《緪云诗》笺(十)—再读陈寅恪《柳传》一〇〇、2024-05-1

《緪云诗》笺(十)—再读陈寅恪《柳传》一〇〇、2024-05-1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05:43 被阅读0次
莺啼   网图侵删 李白   林泉东山妓      网图侵删 彩云   网图侵删

        第八首之笺释。先生笺释第一句曰“第八首‘闲坊归处有莺声’,当是追忆崇祯九年正月十一十二夜留宿其家欢歌醉余徘徊寺桥之事。此寺桥即西隐寺之宝莲桥,后来孟阳改其名为听莺桥者。此次河东君留宿其家,实为柳程两人交谊之顶点,故以此事作《絚云诗》之总结”。如此之美好,可惜去了,于是有第二句白发人伤情春意,(怕人笑话,只好)偷偷的流泪。三四句是松圆之意愿:愿意用胶黏住日月不在运转,宁肯不睡,也要搅拌好泥,用它糊住天(不使它明)。五句之意为:(可惜这只是一个心愿),纵有千场酒宴,日子总要过去;第六句先生笺释曰“今日吾人读至‘一朵红妆百镒争’之句,不禁为之伤感,想见其下笔时之痛苦也。平心而论,河东君之为人亦不是仅具有黄金百镒者所能争取,观谢象三不能如愿之事可以证知。若孟阳心中独以家无百镒不能与人竞争为恨,则未免浅视河东君矣。”此句实际上是松圆欲放弃灰心之语:(再美的)红妆美人,还是要有经济势力来拥有也。观《朝云诗》第七首末句“堪是林泉携手妓,莫轻看作醉红裙”,何等意气风发?对读此句,失意如是。盖松圆此时或多或少对河东君之意有所领会,知道此女非池中物,不禁有些灰心丧气也。故有七八句之总结“再好的歌舞总有散去之时,再美的彩云,亦有飞去之日也,喟然自叹。但是,此时之松圆,尤怀有侥幸之心,或许河东君碰壁之后,再来寻找自己。所以不向牧斋介绍柳氏,乃至于崇祯十三年冬,依例去牧斋家过年,乍见河东君,狼狈逃窜。

        观《緪云诗》八首,如先生之笺释,是程嘉燧回忆河东君崇祯九年春季嘉定之游也。与崇祯七年秋冬第一次之游不同,此次河东君是遍体鳞伤,欲到嘉定作心灵修养之行。然而练川诸老,闻听河东君与陈卧子分手,举杯相贺,以为河东君此行为寻找最后归宿之旅,人人亢奋,作孔雀开屏之态,其丑陋可以想象也。尤其程嘉燧,虽然诗句作老成状态,实际为自我陶醉,其凡尔赛之心态诗句毕现。有此态度,非是练川诸老之无情,实在是彼时之人们,没有为一娼妓作全面同情理解之习惯,更不会因为喜欢河东君而作今天之”妇联“工作也,非人之罪,时之过也。从程氏《三绝句》之第一首看,以先生之笺释,河东君开始是抱着与程氏诉苦之目的,诉说了自己与卧子的感情曲折,是一种情绪的释放。正常之回应,程氏此时当是抱有同情之心态。然而,《三绝句》其二仅仅言“相见解人断肠事,夜深闲上石桥行”而已。盖河东君之痛苦,程氏漠视也。《緪云诗》八首,除了描写河东君之美,就是程松圆之思,全无安慰理解之词句,其不能与河东君共呼吸者,现也。河东君求安慰不得,匆匆而归,固也。

        不知不觉,再读《柳传》已经达到一百篇,甚是欣慰。感谢诸君不嫌弃,读完百篇。谢谢,谢谢。

相关文章

  • 回答--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一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笺程嘉燧《朝云诗》八首,程诗第五首如录: 城晚舟回一水香,被花恼徹只癫狂。 兰膏初上修眉...

  • 《经学教科书》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东汉末年,传授《诗》经的,都以《毛传》和郑玄的《笺》为准。三国魏人王肃作《诗解》,通过阐述《毛传》来攻击《郑笺》,...

  • 无题

    烟如柳来柳如烟, 春风秋雨冬雪飘。 金樽玉马任君雕, 挥笔云笺诗如潮。 看简友烟如柳的八首无题七绝后,特写此...

  • 五绝_送君

    陌上层层柳,天边淡淡云。两笺酸苦泪,不敢奉还君。

  • 【晨读笔记:重温《大学》(29)】

    《传》(十)(2)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

  • 跟未来竞争的大格局

    进博会之际,重温了下“十人看十年”的主题演讲。反复翻看了其中的提问环节: 柳传志问马云,大意是:以前柳总认为企业间...

  • 转发:陶渊明的戒酒诗

    原作者:谢小楼 陶渊明的这首戒酒诗,连用20个“止”字,妙绝千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云:“性嗜酒,家贫不能...

  • 寄远人

    雾霭沉沉垂碧海,轻云脉脉掩孤山。尺笺不传音书没,一片相思绕月还。

  • 不问归期

    不问归期 文/柳诗雅 清秋白月,眉间染愁丝 借诗心种一笺相思豆 庭院梅花开了又落,细数朝夕

  • 鹧鸪天 · 静中生喜两相宜

    只自凭窗月上时。风吹柳影小桥西。清幽宛若离骚句,静远堪如天问诗。 疏利禄,远嗔痴。寂中生喜两相宜。闲来常与云笺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緪云诗》笺(十)—再读陈寅恪《柳传》一〇〇、2024-05-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xy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