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是恭迎灶神的日子。
比灶神更重要的是,13亿中国人嗷嗷待哺、翘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国3》终于开播了!
节目组特意选在这天播出,着实是讲究人。
我等烫壶小酒,摆点下酒菜,准备好擦哈喇子的纸巾,坐等央视爸爸8点开播。
之前有传言说这季的配音换成了老狼,我还在忐忑是否能跟上狼哥流口水的节奏,只见这头传来了李立宏老师的小嗓音。
好样的!还是熟悉的“自带音效”!
5分钟过去了,李老师的声音愈渐冷漠无情,这显然是没有把我们李老师的舌头撩拨起来啊。
从声音中,就听出了李老师的冷淡——“配完没,我想下班,我一点也不想吃这些东西。”
再一查评分,完了,今早上已经骤降到6.8,舌尖系列可从来没掉过8大分。
这是要凉啊。
不怕,莫慌,就不信我大中华美食还能满足不了我等猪精的过年胃。
要说第三季,拍摄确实有难度。
第一季展现了中华各个犄角旮旯的诱人美食;
第二季探讨了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存关系。
好看的,能拍的,基本都涉猎到了。
第三季到底要拍什么?
导演刘鸿彦说,就是要——
“拍出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的样子。”
换作我们的话就是,论我们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
第三季一共8集,每集50分钟,主题分别是——
器具、小吃、宴席、食养、厨人、点心、节气和融合。
万众瞩目,开篇主题为“器”。
这个立意倒是很好,器材为食物的源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节目中展示了刀、锅、灶、笼、案、坛、盘等各式器皿,以及古老的食物制作方式。
中华千年的烹调术本可以侃侃而谈,但结果除了用七个孔同时烹制七道菜的七孔穿山灶让人印象深刻,其余都是匆匆一瞥。
讲器皿,难勾起食欲,可以理解。
到了第二集的“香”,终于得将一首《凉凉》送给节目组。
据说,《舌尖3》在准备时,踏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115处地方,采访了300多人,涉及400多种美食。
然而,400多种美食最终为我们筛选出的是天天见的——
串串、麻辣烫、煎饼果子、胡辣汤。
这几种已经是根植于全国人民味蕾的全民食物。
人人都知道它的好吃,但节目组依然大力出神迹,拍得一点都不好吃。
让人气得想拍死摄影师。
上两季中,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从微观角度完美展现美食精髓,特别勾人。
而这一季,镜头拉得贼近,近到让你无法呼吸,自觉弹开。
食物的雾气遮挡镜头、镜头虚焦再转清晰的瑕疵,随处可见。
食物制作的剪切混乱仓促,失去慢食物的主题节奏。
整个两集中的剪辑都很混乱,从前是天南地北,都始终在主题线上。
现在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整个外包装都看得让人很难受。
尴尬的无人机航拍、错位的人物采访镜框、DV水平的高对比度、慢速镜头直接放慢帧数,造成不美观的拖影。
这样粗糙的摄影、剪切,致使食物美感全无,灵性全无。
这位网友吐槽得就十分贴切——
“已经不像纪录片了,改个名字叫乡村美食大发现可以直接上cctv7了。”
谁能想到,《舌尖上的中国》能沦为农业频道的质感。
居然有一天看《舌尖上的中国》,能一滴口水都没下咽。
不止于此,舌尖3作为央视出品的大IP,居然还能有历史错误。
片中介绍一条小吃街,“西安的回坊在唐代就已成型,至今还保持着当年的格局。”
唐朝时期,这里还是皇宫城禁地。
这就是节目组一直宣扬的,历经10个月的摸爬滚打做出的精品。
去年十月,央视的离职大潮也带走了《舌尖上的中国》原总导演陈晓卿——
即日起从央视离职,有给他寄好吃的,别再寄到光华路了。谢谢。
陈晓卿带走了《舌尖上的中国》大部分创作团队人员。
今日看来,他还带走了舌尖的美味、舌尖的教科书文案、舌尖的经典配乐。
更带走了舌尖的魂。
当初那幅以肉花纹作山的画报中的灵气与意境,已然全无。
这个开创了现象级纪录片的先河,帷幕至此落下。
舌尖以食物为窗口,看人情,看风景,看中国。
而舌尖3正好将这个窗口封死。
拍匠人精神,自己技术粗糙,倒是拍出了电视购物广告。
真的是很丢人了,央视爸爸的综艺何曾砸过手?
舌尖的魂就在于它的朴实无华,渗入人心的温热治愈感。
是每日三餐,一粥一饭。
是馋死我们的雷山鱼酱;
是姥姥做的西瓜酱;
是爸爸给女儿辛苦捉来的跳跳鱼;
是养蜂夫妇在路途中做的家乡豆花。
更是每集结尾,那一张张质朴温厚的笑脸。
而这一季的舌尖魂,只剩下那一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
无言的温热被一语说出,风景煞得全无。
就像网友说的,他们是真的编不下去了——
“当受访者能对着镜头说出‘爱,是最好的调味料’的时候,你就知道导演是真的编不下去了。”
舌尖3,已成为春晚之后的剩菜剩饭,弃之可惜,食之又无味。
我们还是乖乖重温前两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