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之路(八)

作者: 老顾闲聊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17:51 被阅读0次

续《我父之路(七)

那年,是我初中的毕业年。当时的初中学制两年,在两个班里,我的学习成绩算是名列前茅,远远高于全年级的各科平均分数,但我面临着失学,或者说已经进入到再不能升高中的困境。

当时初中升高中的做法是,每个初中毕业班里,升高是分配名额的,我所在的学校里,当年只有两个名额,其他人就是成绩最好,那无机会再升学。这个事,对于比较爱学习的我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觉得我把上学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最后知道确定上高中的人不是在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中产生,而是家人中有当地领导的子女上了学。

无论哪个年代,人性中总会有一些弱点被泛化出来,谁不想自己的子女有书读,有升学的机会呢?这一点,我完全认同和理解。因为这是现实世界,不要用理想主义去套现实世界。

我父亲在上海知道这一事情后,也觉得非常无奈,来信问我母亲没有上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母亲当年是妇女主任,算是一个小不点妇女干部,但她也无能为力。

就在那几天,我的邻居跑来跟我母亲说,问上学的念头还有没有?我母亲还以为有了一个高中升学的名额了,但仔细听下来是,如果再想上高中,只能再去另外一所学校读一年初二,再给自己一次升学的机会。我母亲决定这事可行,同时说要听听我父亲的意见。怎么办,当即我就去邮电局打电话给我在上海的父亲汇报。

当年打个电话真是要急死人的。邮电局接线员要我填表,表格内有那么几个信息要填写:对方是谁,对方的地方,工作单位在哪里,对方的电话号码,以及我又是谁,然后接线员开始接线。所谓接线,就是人工转接电话,需要打电话到上海,接线员就先把电话线插头插入往上海方向的插孔内,然后进行不断地呼叫。我仍然记得,当时首先把电话线接通到到县里邮电局,接通后再呼叫地级市邮电局,最后呼叫上海市。到了上海市,再接到我父亲所在的那个区的邮电局,最后由这个邮电局再把电话接通我父亲办公桌上的座机。这种接线方式,现在只能从电影中看到,如同接力赛。如果在通话中出现插口松动掉线,那就再重复一下上述过程。

终于听到我父亲的声音了。首先是把我父亲吓了一跳,他以为家里出什么大事了。那个年代,除非有重大事情才会长途电话或电报。我父亲听了我的情况说明后,他说这是好事,继续读书。如果简短明了,主要还是想省一点电话费。那个时候,长途电话是非常贵的。

那年年底临近春节,我父亲回家过节,看到我学习成绩比以前更好,心里特别放心。他与这所新学校的书记非常熟悉,据说小时候在一起上过学,算是同学一场。他去找书记,询问我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排名如何,担心到时因为成绩不好又被淘汰。书记给我父亲一个定心丸,说目前的成绩你就放心,除非有变故成绩下降了。

在这一年里,为了保障我有良好的身体,我父母给我开营养小灶,在我床头柜上放了一只从上海买来的煤油炉,让我自己每天早晨煮两个鸡蛋和一小把核桃肉,据说有补脑功效。当年的煤油是需要凭票采购的,非常紧缺,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享受着开小灶的特供待遇。

一年的学习快要结束了,为我的升学问题,我父亲专门回家要掌握我的升学情况,书记告诉我父亲,这片区域的几个学生,我的成绩遥遥领先,哪怕只有一个名额,那就是我的。书记说,他也讨厌“后门”关系,我会帮着把住后门关。就这样,我父亲才踏实地回上海工作。

在我接到上学通知书后,我又一次长途电话给我的父亲,意思是让他确认一下情况,让他在上海放心。他在电话中说,高中住校好,问我不知道是否能适应。我说我没问题。

在高中的二年里,他每学年都要到学校来走走看看,顺便与老师们沟通一下我的学习情况,等我高中毕业时,他几乎与我的任课老师们都熟悉。

在高中期间,我父亲提醒我母亲,每月至少得给我十元生活费,其实5元就足够了,那时的物价非常低,一般的炒菜几分钱就够了。

让我父亲和我觉得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临近高中毕业前夕,全国开展“复课闹革命”,以不同形式关上了大学的升学门。

我父亲知道我比较爱学习,只要我有升学的通道,他都会全力支持。在他看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续读

相关文章

  • 我父之路(八)

    续《我父之路(七) 那年,是我初中的毕业年。当时的初中学制两年,在两个班里,我的学习成绩算是名列前茅,远远高于全年...

  • 我父之路(二)

    续《我父之路(一)》 我父亲到了上海后,就在前辈的公司里上班。这家公司主营是纺织业的,前辈自己拥有数家生产厂家,既...

  • 我父之路(三)

    续《我父之路(二)》 在大伯公司工作几年后,上海解放了。不久就出现了公私合营国策,是在私营企业中注入国家概念,这时...

  • 我父之路(四)

    续《我父之路(三)》 黄浦区纺织品公司是全市最大的一家纺织类公司。黄浦区是上海市的核心区域,这家公司旗下在区内既有...

  • 我父之路(一)

    1957年7月的一天早晨7点多,在位于上海市山东路上有一家名叫同济医院的老字号医院里,一个男孩来到了世上,家人特别...

  • 我父之路(五)

    续《我父之路(四)》 老家的房屋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风雨,也不知道是祖上哪一辈建造的房屋,从房子的格局看,以及比较...

  • 我父之路(九)

    我父亲在我入伍参军后,总是和我妈担心我在大连生活上可能出现的种种不习惯。他们的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对北方的...

  • 我父之路(十)

    续《我父之路(九)》 那年,我已经考入军校继续圆我的大学梦、我弟即将回上海工作和我父亲接近退休,对于整个家庭来说,...

  • 我父之路(六)

    续《我父之路(五) 在我家老旧房子翻建后,邻里家的老旧房子也相继要翻身建造。在我的记忆中,一些邻里都到我家来看看新...

  • 我父之路(七)

    续《我父之路(六)》 文革期间,许多人都要被审查,我父亲他说他曾被约到指定地点询问了多次,主要审查他在会计工作中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父之路(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nw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