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就是全国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全国教师公益研修“教育行走”项目创始人张文质老师创办的关于“教育写作”的研修班。
培养对象很高端:想出书的老师、校长和园长。
目标:帮助100位老师实现出书梦。
我,大概只能属于“想出书的老师”那类吧。听着有些不太积极,甚至沮丧,因为自己的能力太太有限了。从成长阶段而言,我只是读写的初级阶段,距离“出书”阶段应该遥不可及。
但我总是“惦记着”这个研修班,原因有三:
“惦记”之一:我出不了书,但我可以或者说有必要懂得出书这门事。
这可以说是我的好奇和热爱吧。我曾经有过出书梦,那是2007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汇编了取名为《教学一本全——初中语文》的60余万字的“著作”。
初出茅庐,以为出书很简单:一是“要钱”不多;二是可能对别人很有用。
于是办理好相关证明,踏上了“出书之道”。未曾想到:自己太粗浅了!中国之大,有才华的人多的是,自己的所谓的“编著”只不过儿戏罢了。选择自费出书?可以!但是,费用吓死我——近五万。
算了,有此收获与成长足也。来到了省版权局,办理了一份版权证书,为自己的出书梦画上了不太圆满的句号。
虽然结果不是很好,并没有满意,但是从此一直好奇“出书”这回事。我出不了,但我可以了解,为自己的“夸夸其谈”积淀一点本钱。
“惦记”之二:张老师就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他人。
在我的成长中,我信奉两点:一是我们需要遭遇生命中重要的他人;二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浮躁的年代里,面对人的极强功利,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去寻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我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找呀、找呀。
转眼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被虚度、荒废,面对无奈又残酷的现实,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的执教。我怀疑过人生,怀疑过教育,也怀疑过社会,甚至消沉,终于走进了倚老卖老的那番岁月年华。
天无绝人之路!
我就是那么幸运,让我能在困惑之年的2019年与“教育行走”相遇、与张文质老师相遇。
关注他的的公众号、参与教育行走线上活动、在极强资源平台“奶蜜盐共读联盟”汲取经验……特别是拜读他的卓著,从《奶蜜盐》到《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从《教育是慢的艺术》到《教师的微革命》,从《教育的勇气》到《教师的使命》,最后到深度参与研读的《日常教学的情调》。
我是谁?我并没有什么成就。但我比两年前的我判若两人。我很愧疚前二十多年的枉为人师,同时也为自己目前的教育信心和幸福感而祝福。
这一切归功于谁?张老师是其中最重要的他人。
所以,我想:虽然不能成为他的“真传弟子”,能亲自拜访定是三生有幸。
“惦记”之三:很想见见有真教育梦想的“教育行走”美仁们。
张老师的研修班,大部分都是参加过“教育行走”的美仁们。
2020年和2021年的教育行走,虽然由于疫情活动只能线上举行。但是,三晚的预热、三天的讲座、三晚的余热,从分享到交流再到倾听。
一次次、一幕幕、一场场,我们为了生命化的教育、为了自己幸福的教育,不约而同来到这里。
就像教育行走专属歌曲《行走之歌》所唱:
我一直在走啊,为了看看天上的太阳
我一直在走啊,为了看看水中的月亮
我的城市,我的远方
自由的教师创造自己的乌托邦
翻过一座山,我的朋友在前方
走进一座城,我的理想还在我心上
一群勇敢的人啦什么都不害怕
一群快乐的人啦走在自由的大地上
“天上的太阳”“水中的月亮”“自由的教师”“创造自己的乌托邦”……
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很多教育的需求与真谛。
这样的一群人,值得以“研修班”为契机见上一见,畅谈美好的教育梦。
因为如此重大的意义,因为如此的“惦记”,所以我从第四期开始一直在报名行列,但一直都是遗憾错过。
第四期由于远嫁重庆的家姐重病遗憾错过;第五期由于疫情再袭遗憾错过。
期待的第六期终于于2021年12月9日在松山湖举行。
遗憾的是既有我们云南疫情防控的严谨,也有省级创卫示范乡验收的网格区蹲点,还有“三率”工作、控辍保学的要任,我也“终于”还是错过了。
算了,不想了,还是深读《教育的使命》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民教师。
算了,不想了,还是共读《日常教学的情调》做一个有情怀的、本分的教师。
以此,不愧对张老师的引领,不愧对自我内心的那份教育心。
在此,也祝正在线上、线下参与的各位研修班成员学有所成,祝文质老师和研究院全体成员蒸蒸日上,祝全体教育行走美仁和共读群伙伴们飞华腾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