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悟法师讲法华
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三: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五)

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三: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五)

作者: 97b3ffd05784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22:08 被阅读17次
    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三: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生死大事问题;

    生命苦难的解决问题;

    身心烦恼的解脱问题;

    如何解决生命痛苦的问题?

    什么才是造成人生苦难的原因呢?

    如何找到众生生命问题的根源?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在解读这部代表着佛陀正法的《法华经》来找到答案。

    在这个解读经中,将使自己和他人能够顺着世尊导师的引导下,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获得清净正见。正见,就是般若波罗密。

    有了正见,人生的困扰、生死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连载理悟法师《法华经讲座》部分文搞供学习,顶礼理悟法师传承历代高僧大德正法!感恩!

    己三.如来述成。舍利弗叙述他听过法说一周道理后,开悟了,说明了他领悟的经过,身子领解说完后,释迦牟尼佛再加以补充他领解的地方,表示佛与舍利弗多生多劫佛度他的经过的事实,来补充前面领解里面所说的道理。

    庚一.昔曾教大。说明久远劫前,释迦牟尼佛就曾教舍利弗修学大乘佛法,发菩提心。

    庚二.中忘取小。到了中途,舍利弗忘失自己的菩提心,退大取小,执着小法,所以到了后来,今生亲近佛,先证小果的原因。

    庚三.还为说大。现在听到《法华经》,明白了,又回向大乘,还是照旧的为他说大乘,给他授记。

    庚一.昔曾教大。往昔佛曾教舍利弗修学大乘佛法。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

    此是释迦佛叙述昔日因中行菩萨道时,曾经于无量劫教化舍利弗等发菩提心,学习大乘,而舍利弗等,亦于无量劫来,常随佛学,以显示舍利弗等随佛学非始自今日。虽然于其中间,舍利弗等因逆缘退失菩提心,学习小乘法,然而既然积劫勤求佛道,今当授记作佛。其实舍利弗,早已经成佛,号金龙陀如来,今为辅助佛教化,遂示现凡夫身,学习小乘法而已。

    「沙门」,译名勤息。是出家人的总称,意谓出家人勤修戒定慧,故能息灭贪瞋痴。「婆罗门」是印度外道之一。佛住世时,婆罗门教徒常来从佛闻法,其中很多转移信仰,投佛的座下出家修行。今释迦佛于法华会上,公开在所有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告舍利弗:「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二万亿佛,是指威音王佛。

    无上道,即是佛道。佛道功德在三乘之上,三乘圣人无能过之,故名无上。《菩萨地持经》说:如来有七种无上。一身无上,佛身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二道无上,佛恒以慈悲之道,利益一切众生故。三见无上,佛以正见、正戒、正命成就佛身故。四智无上,佛具足四无碍智故。五神力无上,佛的神通妙力不可思议故。六断障无上,佛断尽惑业苦三障故。七住无上,佛恒住于大寂灭定故。

    又,1、身无上,名大丈夫。2、受持无上,名大慈悲。3、具足无上,名到彼岸。4、智无上,名一切智。5、不思议无上,名阿罗诃。6、解脱无上,名大涅槃。7、行无上,名三藐三佛陀。(此七皆从果立)。

    凡是求佛无上道者,必须长期修学,所谓: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故释迦佛因地于长时间修学中,曾经随从二万亿威音王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修福慧。当时名常不轻菩萨,常教化舍利弗等志求佛道。而舍利弗等亦于无明黑暗长夜中,随从常不轻菩萨学习大乘,以此宿缘,舍利弗今生虽然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佛却以方便,令马胜比丘引至佛前,使其于佛正法中,生长慧命,为真佛子。

    今经明圆(教)通无上道也。长夜随我受学者,昔虽大化,未破无明,惑暗心中,随佛受学也。方便引导生我法中者,一是昔以大化,今生大解。二是权以小引,令证小果。

    庚二中忘取小。述其感伤疑悔之由。你在中间又失掉菩提心,结果退大而取小。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

    佛又呼舍利弗言:我于往昔在威音王佛时代,曾经教汝立志发愿勤求佛道,可是汝今悉皆忘记,但得证偏空涅盘,便自己以为已经得灭度,此实是汝的过失,并非我释迦佛的偏私。

    在《大智度论》、《六度集经》等都有说明舍利弗退大的原因,说舍利弗久远劫前,初发菩提心,修学菩萨道,经过六千劫,到了第六信心位(十信位之第六),那一段时间在行菩萨道时,碰到一逆缘,他在路中途,遇一青年婆罗门,哭得很伤心,舍利弗前身想帮助他,青年婆罗门告诉他母病重,要一发菩提心的菩萨的眼睛作药引才能治,但这药引不可得啊! 舍利弗前身就挖左眼布施,青年说不行,要右眼,则舍利弗前身又挖右眼,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青年拿到手后,一闻说这眼很臭,不是菩萨之眼,把眼丢在地下,用足踩,这时舍利弗前身难忍不能忍,从此退失菩提心。“六信堕落,尘劫声闻”,尘点劫来一直是声闻人,从此之后心只有一条,求自己解脱,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听到佛法,赶快求证。

    庚三还为说大。述其今日得解不虚。今天在法华会上,还是要为舍利弗说大乘佛法,因为他久远劫前的种子还是存在的。今天为他说大法,说明今天所得到开悟、了解的情况是事实。

    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三如来述成竟。

    佛对舍利弗说,我到今天在灵山会上说《法华经》,我还要使令你希望你回想起来,回忆起久远劫前所发的菩提心、所发的本愿,本愿就是二万亿佛所最初发的愿。你要行菩萨道的那个心愿的根本,现在都替你启发出来,我要你回忆从前菩提心愿的原故,我今天为你说《法华经》,为声闻人说大乘经。《妙法莲华经》这部经是教导菩萨道的方法,要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如能依《法华经》所说的菩萨道来修行,则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护念。由此你本有的菩提心,现在重新启发出来,从此之后要继续从前的菩萨道,好好努力修行。

    此总明佛昔日曾教身子大乘,虽然身子中间忘大取小,但今还是为说大乘成佛之法,故以下随即为身子授记作佛。

    所以前面听过正法说一周的上根,舍利弗开悟之后,已证到圆初住的阶位,能分破无明、分证法身,所以佛就替他授记。

    己四与授记二。庚初长文为十。辛初时节,至十法住久近。

    佛为舍利弗授记用“授”,站在舍利弗方讲为受记。“记”记莂。

    授记旧译为授决,授记给他,决定知道他能成佛。舍利弗现在已是圆初住、别初地的阶位,已经能分身百界作佛,将来成究竟佛果,绝对没有问题。

    这时为舍利弗授记,正合符时宜。下文佛为舍利弗授记,假如不授记,纵然说他开悟了,他所体悟的诸法实相之理,程度到哪里不得而知,中下根性还不能了解到声闻人能成佛的意义,所以必定要为舍利弗授记作模范。

    先用长文为舍利弗授记,说完后再用偈颂重说一遍。既得大乘诸法实相的了解,自己也相信决定能作佛,前面舍利弗自己也说过,“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既如此,何必替他授记?《法华文句》、《法华会义》中解释有四种原因:

    一、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余年来,从未为声闻人授成佛之记,因为从来不曾授记的缘故,声闻人都不敢相信自己能成佛,假如今天舍利弗自己虽已证到初住的阶位,可以成佛,但没有对大众公开宣布舍利弗能成佛,没有替舍利弗授记的话,其他声闻人不敢接受,因此之故,必定要为他授记。

    二、舍利弗是上根代表上根人,上根上智菩萨道的人,当然不止舍利弗,听过正法说一周能开悟,能成佛,他们自己相信,

    但钝根人中下根以下都还未开悟,他们没有开悟,假如没有替他授记的话,中下根性的声闻人,还是不敢接受。没有经过勉励,自己不觉得我能不能成佛,是不是可以跟舍利弗一样,自己不敢接受。因此要引导中下根性的声闻人都能发心菩萨道,有此缘故,所以必定要为舍利弗授记。舍利弗既然蒙授记,那么其他声闻人都可以得成佛,可以勉励中下根的人发菩提心。

    三、使令其他善根还未成熟的众生,在法华会上听到《法华经》的其他众生,听到舍利弗得授记的这段公案,则其他的所有的人天大众,结了很大的法缘,甚至也可以大家发心将来扶持舍利弗成佛的道场,使大家结舍利弗将来成佛的法缘的缘故,所以必定要替他授记。

    四、满舍利弗自己的本愿,久远劫前发愿行菩萨道成佛,经过中间忘掉退失菩提心,现在又重新发心,并登到初住,使他将来必定能满菩提愿,表示满舍利弗的菩提愿的缘故,是必定要替他授记。

    向下文長 付予來日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自行化他,无非佛道,故是行一。

    此四句是颂行一。未来诸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其本誓愿,亦如过去佛一样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机会闻法的人,共同证得此一乘佛道。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三: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km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