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悟法师讲法华
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一: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三)

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一: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三)

作者: 97b3ffd05784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08:19 被阅读67次
    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一: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三)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生死大事问题;

    生命苦难的解决问题;

    身心烦恼的解脱问题;

    如何解决生命痛苦的问题?

    什么才是造成人生苦难的原因呢?

    如何找到众生生命问题的根源?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在解读这部代表着佛陀正法的《法华经》来找到答案。

    在这个解读经中,将使自己和他人能够顺着世尊导师的引导下,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获得清净正见。正见,就是般若波罗密。

    有了正见,人生的困扰、生死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连载理悟法师《法华经讲座》部分文搞供学习,顶礼理悟法师传承历代高僧大德正法!感恩!

    壬三结。结成今日三喜也。文二。初结,二成。

    癸今初

    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诲,身意泰然,快得安隐。

    牒(重申)前引咎自归。每自剋责。显今欢喜遍于三业也。从佛,是身近佛身,结身喜。闻法,是金口圆音,结口喜。快得安隐,是意同佛意,结意喜。

    言闻所未闻者,高山先照,(华严会上时)不预法席,所以未闻。三藏权说,不诠中理,所以未闻。方等弹诃,焦(芽)败(种)无分,所以未闻。般若转教,但为菩萨,所以未闻。

    又,三藏但闻偏真,通教但闻即真,别教但闻出于二边,乃名中道,(即但中)未闻方便即是真实。所以名为未曾有法云何以小见度,是疑佛。是我等咎,是自悔。今不复疑,亦不复悔,所以泰然安隐。

    此是结成今日三喜。舍利弗自从昔日在方等会上,未得授记作佛以来,终日竟夜,每每自己克责自己。直至今日在法华会上,亲从佛「闻」昔日「所未闻」的「未曾有法」,始可以断除佛以小乘法而见济度的怀疑。同时也解除了因自己不解佛意,随宜说法,即取证小果,不求大乘的悔恨。故言:「断诸疑悔。」

    癸二成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今日乃知」,是显示昔日的不知。昔日不知故疑悔,今日既知佛但教化菩萨,凡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将证佛位,自然身心泰然,很快得证佛果大涅盘的安隐,故「今日乃知,是真佛子」。闻佛法音,领解得益,能长养慧命,是「从佛口生」;修学佛法,分断无明,是「从法化生」;分证法身,是「得佛法分」。

    「真是佛子」,是理即佛;「从佛口生」,是名字即佛;「从法化生」,是相似即佛;「得佛法分」,是分证即佛;因圆果满,终证佛道,是究竟即佛。

    又真是佛子,身近于佛,故身喜;从佛口生,是口喜;从法化生,是意喜;得佛法分是分证佛三德秘藏。故舍利弗身意泰然,得未曾有,生大欢喜,踊跃不已,初长文竟

    辛二偈颂三。壬初颂标。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

    我闻者,即是亲从佛闻。双标身口(喜)也。得未曾有,标意(喜)也。(心怀大欢喜,疑网皆除,总标三业同喜,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也。)

    疑是根本烦恼之一,能令人心烦,恼乱自性。疑惑不除,如人堕落罗网中,身心皆不得自在。今因闻佛开权显实的法音,疑惑尽消,如人脱离罗网,故「心怀大欢喜。」

    壬二颂释二。癸初补颂不失。

    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不失大乘,释身喜也。佛音希有,释口喜也。漏尽除恼,释意喜也。昔元不失,由己迷故,妄谓失耳。

    舍利弗等大声闻弟子,自从往昔以来,蒙佛教其学习小乘法,方等会上,未得参与授记作佛,认为已经失去学习大乘,成就佛道之机会,悔恨不已。岂料昔日的权教,不离今日之一乘妙法,今闻佛的法音,始知「不失于大乘」。可见「佛音甚希有,能」解「除众生」心中之苦「恼」。舍利弗等虽然已经证得无为,烦恼漏尽,远离凡夫喜怒哀乐种种情绪,然而如果失去成佛的机会,岂能不耿耿于怀?故前文说:「我等不预斯事,甚为伤感。」但今得闻佛说:「千二百罗汉,亦悉成佛道」,怎不欢喜呢!故言:「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癸二正颂昔失

    我处于山谷,或在树林下,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

    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

    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种妙好,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我独经行时,见佛在大众,

    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自惟失此利,我为自欺诳。

    此颂既闻方等弹斥,密得通益事也。无漏法,即长文所称法性。谓偏真涅槃,不漏落生死故。

    向下偈,是重颂前文「甚自伤感,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以显示昔日之失。初句标伤感之处,次二句明伤感之时,「常思惟是事」以下,说明伤感的理由。「呜呼」是悲哀感叹词,「自欺」,是自己以为修学小乘法,不可能再有机会成佛。「无漏法」即是三乘人所共证的诸法空性。舍利弗以为声闻人,与诸菩萨共同证入诸法空性,但诸菩萨得授记于未来成佛,而自己独无机会,「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宁不悲哀?

    「金色三十二,八十种妙好」,是佛应身之色相,庄严无比。「十力诸解脱,十八不共法」,是佛道的功德。舍利弗昔日不得授记作佛,以为尽失佛身的相好庄严,以及佛道的种种智慧功德,认为「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是以非常伤感,引为憾事。

    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是事。今闻佛音声,随宜而说法,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

    此颂既闻般若转教,密得别益事也。无漏难思议者,中道法性,不漏落二边故也。

    前四偈半文,是重颂失佛道功德;今此四偈半文,重颂失于利他功德。舍利弗常自独于山林树下经行时,「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唯独自己失去此利他的功德,是「自欺」,贪着小果,不求大乘,是「自诳」,故常于日夜无间断的思惟是事。每欲以问世尊,希望证明自己所修所证,究竟是已经失于佛道的利他功德,抑或是为不失?

    「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是指方等会上,佛常常弹劾与诃斥小乘人,但求自利,称赞大乘菩萨利他的功德,而授记菩萨当来成佛。是以舍利弗常于日夜,思惟筹量如是授记作佛此事。今在法华会上,闻佛开权显实的法音,始知佛昔日随众生的机宜说法,虽然分为三乘五乘,其实都是无漏难思议的一乘妙法。最后令众闻法者,皆可以坐道场,成佛道。

    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

    此重颂前初闻佛说,遇便信受,思惟取证。舍利弗未随佛出家前,是从外道学法,师死,与目连共为二百外道弟子之师,故言

    「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后遇马胜比丘,得闻佛法,从佛出家,佛为其说我法二空之理,拔除其邪见,令断烦恼,证真空涅盘,故言:「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当时舍利弗心中,以为自己已经「得至于灭度」。二颂释竟。

    向下文長 付予來日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自行化他,无非佛道,故是行一。

    此四句是颂行一。未来诸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其本誓愿,亦如过去佛一样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机会闻法的人,共同证得此一乘佛道。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理悟法师学《法华经》六十一:法华經讲课科目句释譬喻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f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