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景区基本呈方形,如“口”。如果在中间画一条线,成“曰”,那么我们到镇江的那天下午,从酒店经云台山路进西津渡,走的是“曰”的上部。那一片建筑是新老杂陈的,有旧屋翻新的,也有仿古新建,除了李公朴一家有名有姓,其他大体没有什么说法。
今天我们经京畿路、伯先街拐进小码头街进西津渡,去的是“曰”的下半部分。这一片西津渡更能反映原貌:以英国领事馆为代表的旧租界洋楼霸占着路口;经过五十三坡,一条青石板的路面的中间。
祖祖辈辈用血汗和生命在冷冰冰的青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是独属镇江历史的文字,记载了古渡老街曾经绵延的祥和和繁华。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是出生河南,原籍广东客家的亚欧混血儿。她用全球几乎唯一的独特目光和女性思维,在1982年到西津渡古街采风后赞叹:“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
从镇江博物馆起步,东南侧有条很不起眼的小码头街。在街口就可以看到里面有数幢与旧英国领事馆风格更近的建筑。根据导路牌说明,大约是英租界工部局旧址、德仕古或有公司旧址等等。
在往里走,可以看到“五十三坡”的导路牌。
五十三坡源于佛教《华严经》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说是善财童子从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海云法师开始,一共求教了53位高知,后来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了观音的左胁侍。五十三坡由此得名,据说走一遍就会有好运。但是,在我最近看到署名陈大经拍的一张可能是最早的五十三坡的照片:在五十山坡旁,一尊黑黝黝的英国铁炮架着,直指江面。
再往上,经过由东向西分别题刻着“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的四道石券门,迎面可见一座高约5米、地标性的“昭关”石塔。这座元代风格的石塔,据考证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有位年轻的女导游顶着烈日,认真地向外地游客胡说八道。刚才在古道上,她就指着深深的车辙,饱含深情地说,这条深沟是镇江百姓反复用三轮车拉出来的。我看看这位女导游,十分无语。她看到过的,大概三轮车是最早的运输工具,根本不知道曾经还有独轮车。
在“韶关”石塔前,那位女导游又开始声情并茂地讲了“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头”的故事,引得众人一片唏嘘。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旅游解说,现在已经成了罔顾事实的普遍乱象。楚国伍子胥过的昭关是在安徽含山县北,离这里直线距离在150公里以上。“一夜愁白头”本来就无从考证真伪,现在移花接木到了镇江西津渡。不知是喜剧还是悲剧。
“韶关”石塔左面有“救生会”旧址馆,需收门票。我的身份证是免费金牌,所以舍下妻儿,我独自进内。
历史上,镇江江面非常开阔,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江上风高浪急,常常传来沉船落水的凄惨呼救声。300多年前,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慈善性质的救生会。以后,镇江、扬州的绅士也成立了京口救生会、瓜洲救生会和焦山救生会总局。救生船漆成红色,俗称红船。桅杆上挂虎头牌,是奉旨救人。可是从清朝末年开始,因为连年战火,民生凋敝,20世纪20年代,救生会难以为继,终成历史。
我站在救生会西面,因为身处高位,可以鸟瞰西津渡全貌。在这片历经沧桑的老渡口,今天再也看不到过往的烟火气了,唯有对照后来陈大经的老照片,旧日的痕迹,依旧能辨。
一位老镇江回忆“过去每到夏天,穿着白汗衫、大四角短裤的镇江人,就把衣服晾挂在小码头街上,像万国旗一样。马桶、痰盂子在家门口晒着穿着蓝大褂的老太太,围着围腰子,手里拎个篮子,小心翼翼地踏上五十三坡的台阶。今天想起这些,我总想起了我的奶奶”。
云台山是个老塌方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镇江市领导经常要来去查看险情,商量对策。每每此时,总是会围着一群问什么时候拆迁的群众。在清园搬迁、全拆重建,还是部分回迁、修复整建之间,镇江最终选择的究竟是对是错,现在还不能那么早的下结论。
与“救生会”大门面对面的是观音洞。救生会是民间救生组织。观音洞是神仙救生组织。
传说,观世音途经镇江,伸手把落水遇难者救上了岸。人们感念恩德,宋朝时,在山体上凿成观音洞,以期借助神力,保佑平安。
观音洞中供奉的几尊佛像理应都是观音,但我不识观音真面目,于我而言起来就像是看众佛的集体照,觉得拿捏不准洞中是否都是观音三十三化身之一。我不是佛弟子,但十分钦佩佛家弟子能坚守内心高贵的修养,尊重人格,不贪名利,无有私怨。前几日看到一则视频。一帮老大嫂在公园里把个周杰伦的《菊花台》唱成十足的《大悲咒》,看来诵经也是平时每日必修功课。许多善男信女,追求形似不究内心,糊里糊涂吃素念经,见佛就拜,以为深得精髓,实在被人笑话。
跨过“韶关”古塔往西,大概就正式进入了西津老街的闹市区了。
“斑驳错杂的青条石板,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大体都是砖木结构,飞檐雕花,朱红窗栏。沿街‘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吉瑞里西街· 1914、德安里’题额依旧。短短的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听说原有店铺近两百家,百货百业一应俱全,为船家的、为商贾的、为旅卒的......还曾有一个警察分局。救生会和救火会”。“商铺和住家混杂,百货店、食品店、土杂品店、饭店、酱油店、煤球店、私人诊所等应有尽有”。
行走在老街,看到一家“古渡保和堂”,纳闷了。
杭州河坊街有家“保和堂”,店招还是我朋友、胡庆余堂的孙群尔先生写的。那家“保和堂”是许仙和白娘子开的夫妻药店,别无分号。老百姓就近求医,药到病除,就不去镇江金山寺拜佛消灾了。金山寺的法海大怒,揭发了白娘子是千年蛇精的隐私。拆散了许仙和白娘子一对恩爱夫妻。
杭州“保和堂”明摆着是镇江法海眼中钉、肉中刺,现在镇江也搞一家,算什么事?该不是法海故意重新注册做了法人,要气死雷峰塔下的白娘子?不过,听说古渡保和堂的古法手作红糖,被誉为镇江第四怪——“古渡红糖酿真爱”。
老街上还有一家“恒顺醋坊”。总觉得这名字那么熟悉。猛地,我们三人异口同声“非诚勿扰”。对了,每周六晚上八点多,江苏卫视就会在声嘶力竭的“吹牛B嘞”叫声中拉开一档由孟非主持的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从2010年1月15日开始一直到今天,还要到未来。这是一档善结良缘,功德无量的节目,尤其是孟非幽默不俗的接口令和随机应变的调度,让这档节目成了我们每周观看的重点内容。赞助商之一的就是这家恒顺香醋,可见店家和我是“英雄所见略同”。
时值正午,吃了中饭还要赶回杭州,古渡老街只得留许多遗憾,待下次再来了。眼下直奔早就心仪的“周家二小姐的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