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福建省美食澜山夜话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红辣椒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红辣椒

作者: 小柿子的红嫁妆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0:51 被阅读731次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红辣椒

今年暑假回到阔别11年的浦城,又看到了走哪里都晒着的红辣椒。家门口,寺庙前,石阶边,空地上,甚至是停放路边的三轮车上……用簸箕,用竹篮,用竹帘……满眼红艳艳一片,熟悉又亲切,看了便心生欢喜。

满城尽带红辣椒!

小时候,就听我爸妈这一批厦门到浦城上山下乡的知青说,浦城是辣椒公社、泥鳅大队、芋子小队!

浦城隶属南平地区,位于福建最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菜肴调味喜用辣椒,是很革命的那种辣度。可能是浦城地方小,所以没能辣名远扬。

浦城人吃辣各种奇葩,完全没原则性可讲,酸甜苦都得跟辣搭在一起。

炒苦瓜,又苦又辣;肉皮汤,又酸又辣;萝卜干,又咸又辣;霉豆子,又甜又辣;蛋炒饭,又香又辣;喝碗白粥,又烫又辣;还有那个卤鸭头:看起来跟一般的福建卤水差不多,实际上相当辣,而且是那种不辣口专辣喉辣心的阴柔钻心辣法。…………反正,吃什么菜不爽,加点辣椒瞬间就爽歪歪了。

早上吃一碗锅边或豆腐丸要放些许辣椒酱;吃个拌面,也不放什么花生酱,直接辣椒酱一勺下去再加些腌菜葱花,拌一拌,面红葱绿,吃的稀里哗啦。

即使炒个白萝卜也少不了辣酱,下锅前白生生的萝卜,端出来硬生生给变成红萝卜。

最夸张的是,小时候,有一年暑假我到乡下同学家玩。午饭时同学母亲端了一碗蒸蛋羹出来,妈呀,上面铺了一层辣椒酱,红彤彤的一碗,我这个外乡妹当场傻眼了。

还有一次,我跟着学长去食堂吃饭,他带一罐辣椒酱去食堂,啥菜不买,打开饭盒直接挖两勺辣酱下去,伴着热气腾腾的米饭吃的津津有味,我在一旁看得直咽口水。

浦城人无辣不欢,一年四季,辣不离口。莫说巧妇难为无辣之炊,即使是酒楼饭店的大厨,没有辣椒,竟也不会做菜了。因此,在没辣椒的季节里,各种辣椒制品孕育而生。

“斩番椒”可以说是浦城人最喜欢的辣椒制品之一。

浦城人把辣椒叫做番椒。我百度了一下,果然,辣椒别名牛椒、番椒、番姜、海椒、辣子等。明代末期,由海路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传入中国。看来,浦城话“番椒”并非原创,也是有据可依。

我同学“少林寺”做的斩番椒特别棒。取普通红辣椒、小尖椒、蒜头各三分之一。先用开水烫过的湿布将辣椒一根一根擦干净,晾晒半天,祛除水汽,再将辣椒和蒜头切碎,加盐腌制,装瓶密封,一个月后打开瓶盖,香辣味扑鼻而来,胃口刹时就被打开。斩番椒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往往主妇们切完一脸盆辣椒,手指头早已辣得生疼。

我刚来厦门时,嘴馋,想吃浦城的斩番椒,就上超市买瓶“四川剁椒”。结果,打开一看,汤汤水水,尝一下 ,味道寡淡,不够辣亦没有蒜香,还各种添加剂,完全名有虚传。后来买的湖南剁椒也一样徒有虚名让人失望。

好在,现在快递方便,我想吃斩番椒,老家同学分分钟就帮我搞定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红辣椒

除了斩番椒,辣椒酱也深得浦城人喜爱,拌面拌粉煮个酸辣汤或那个味道也是杠杠的,特别是那锅泛着红光的泥鳅芋子汤,实在是浦城第一美味。

斩番椒和番椒酱几乎是浦城家家户户厨房标配,没任何化学添加,制作得当,不用冰箱,存放几年也不会坏。

直接剁碎的辣椒干浦城人称之为“番椒壳”。它的代表作是,每个返乡之人必带送人的浦城熏鹅,通身裹满的就是红彤彤的辣椒壳。

至于用番椒粉调配制作的酒糟饼,黑黑黄黄,看上去一副人畜无害的面貌,吃下去才发现要人命。

浦城人吃辣的喜好似乎与生俱来,童叟皆欢,有时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我高二的同座,感冒就从不吃药,只吃一碗放了许多辣酱和蒜头的煮米粉,待吃出一头大汗,感冒便好了一半。即便口腔溃疡咽喉发炎便秘痔疮,辣菜也理所当然照吃不误,天经地义没有人会大惊小怪好言相劝,甚至闺蜜失恋,也狠狠地吃辣椒……

辣味烙在浦城人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

我七岁随父母到浦城,也练出了一些吃辣的本领,不管对方是四川人湖南人江西人还是贵州人,我都敢叫囔囔着跟对方比吃辣。

有人说,四川的辣就像关老爷的刀,看着就爽爆了。吃着又刚刚好叫做辣,辣中是一片忠孝节义。谓之香辣。

重庆的辣有点像张三爷的矛,直刺咽喉,一矛到底,然后听着“他”独自叫嚣着。谓之麻辣。

浦城的辣有点像貂禅的苇席,你觉得自己很牛了,三两口下去,觉得口中被人捅了一刀,胃里热乎乎的,回头看见她在那边悠悠回首。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红辣椒

近几年,不知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人们开始注重养身了。浦城人吃辣椒似乎不那么狂热了,不管是家里或饭馆酒楼,吃辣斯的程度文了许多。辣椒酱拌饭、辣椒酱蒸蛋羹早已随着那贫乏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岁月渐行渐远,时光里藏着辣的印记。小学下课时书包拿出的辣辣的豆渣饼,中学晚自习回家路上一碗辣辣的豆腐丸,毕业后那个通宵打牌喝啤酒谈理想的那盘辣辣的炒田螺……始终是我味蕾最深厚的依恋,那一抹醉人的辣椒红,是我记忆最美的颜色。一切思乡、怀旧、想家的情绪都能在这里得到最温暖妥帖的安放。

没有辣椒的浦城,不是真的浦城,不会吃辣的浦城人,也不是真的浦城人。

不管浦城人走到哪里,一上桌子,浦城人也会大声高喊:“服务员,请拿一碟辣椒酱上来”!

相关文章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红辣椒

    今年暑假回到阔别11年的浦城,又看到了走哪里都晒着的红辣椒。家门口,寺庙前,石阶边,空地上,甚至路边的三轮车上……...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土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容易“忆”当年。 10年前刚到深圳,南海的市场部刚经历过一场内斗的“血洗”,一个20多人的部...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小吃

    一 回想一起走过的日子,没有一起好好逛街,没有一起真正的旅游,不像其他人那样,谈论化妆,谈论打扮,逛街逛到天昏地暗...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美食

    国庆假期第一天,除去路上的拥堵,还有与家人一起团聚的温馨!但更多的时候上班族都是食堂快餐、小馆子。 但是那些飘在外...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野果

    春天是最美最自由最温暖最身轻如燕最容易陶醉最容易有妄想的季节,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最最重要的,有那么多花,那么多好...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虫子

    我知道很多小伙伴一看到题目就已经吓到了,能点击进来,果真是勇气可嘉(大拇指) 哈哈,放心好了,我们只是,扒一扒小时...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面

    前段时间生活过的挺拮据的,公司倒闭、换房子、上医院,有一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一直处于负债状态的我实在是想...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寿司

    寿司是我最喜欢的料理之一,喜欢寿司的理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不知怎么地,就渐渐爱上了。 那软糯洁白的醋饭上,盖上或红...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苦

    九十年代末,爱人在锦州一家电脑公司做技术,我在另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因为刚刚毕业没有职场经验,我们的收入都很微...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自助……

    冬天来了,我把秋天的记忆在叶子上做了些篡改,好让它陪着我度过整个严冬。 大学四年,我们几个一起出去吃过不少饭,很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红辣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sq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