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灵光深层心理分析心理
寻找潜意识,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完满

寻找潜意识,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完满

作者: 聆枫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16:15 被阅读315次


一、潜意识是何方神圣?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潜意识的文章,在简书上获得推荐后有过万的阅读量,单篇文章得到700以上的喜欢和接近400个关注,评论也有150条以上,想不到原来也有不少朋友会关心潜意识这个话题。

如果没有读过我那篇文章,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进入阅读。

《对潜意识的理解程度,决定着你对命运掌控的高度》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潜意识的概念,但更多时候却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潜意识的存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唤醒朋友们对潜意识的觉知。然而,许多朋友在文章的留言问我如何能“看到”、“找到”和接触自己的潜意识,更有一些直接劈头盖脸地问我如何“控制”潜意识去“改变”他的人生。

会这样问的朋友,我只能说他对潜意识的认识还很浅显,也很野蛮。你想想,当你有这样一个亲兄弟,他默默无闻却长期被你忽视,而你突然发现他居然是个无比强大的家伙,你猜你能够马上骑到他头上去让他帮你去打架么?

不可能。

潜意识其实就是“你”,潜意识也不是“你”。

前一个“你”,是物质和精神世界上关于你的全部内容;而后一个你,就是泛指显意识层面上理性的你。

潜意识虽与理性的你形影不离,关系千丝万缕,但“他”毕竟不是“你”。

那“他”又会是谁?



二、渐行渐远的小伙伴

在心理学上,婴儿被认为具有“全能自恋型”人格,就是说在婴儿的心理中,全世界都是围绕着他去运作的。

他冷了,肚子饿了,只要一哭,就会有人过来添衣喂奶,不合心意反正继续哭就好了,最后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在初生婴儿的世界,他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即所谓的“全能”。

“全能”的婴儿我行我素,喜欢就笑笑,不爽就会哭,这是人类这个物种利用基因遗传给婴儿的一套心理系统。

这套“全能自恋”的心理系统正是潜意识的源头。

当婴儿日渐成长,学会越来越多的技能后,在这套“全能自恋”的心理系统之上,慢慢生出另一套为应付外界而诞生的系统,即所谓能作出“正确”反应的理性心理系统。

何谓“正确”反应?

举个例子,一个婴儿是不会知道刀是危险的,父母看到婴孩想玩弄利刀时,父母就会阻止他,甚至恐吓他,让孩子知道刀不能乱玩,像给刀子贴上一个标签,告诉他以后不要玩刀。

这就是“正确”的反应。

同样道理,当孩子学会更多做人的规定后,就像不停地接受更多更多的标签,渐渐地,孩子也就形成一个有别于婴儿时的“全能自恋”的心理系统——理性心理系统。

有一个举动标志着孩子终于形成自己的“理性系统”,就是孩子第一次对别人清楚地表达“不”的时候。

别小看这第一个“不”字,这说明孩子已经有自己的理性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机械的复读机。

遵从理性系统的孩子,因为可以作出大人们满意的“正确”的反应,同时也就可以得到赞许这种正反馈,正反馈加强他去使用理性系统,压抑“全能自恋”的人格,最终渐渐让其“下沉”,成为所谓的“潜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渐渐靠外界的反馈和“标签”,去建立自己的一套理性心理系统,同时慢慢与曾经主宰自己的“全能自恋”的潜意识分道扬镳的过程。

潜意识这个“小伙伴”,就是这样与理性的我们分开的了,直到某一天,我们宣称自己已经“懂事了”,长大成人了,我们再也不“任性”了,那个时候,往往也就是我们彻底地淡忘潜意识这个曾经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的时候。

忘记了“他”曾对我们有多重要,“它”有多强大,多“全能”。



三、潜意识任性而强大

潜意识十分强大,很多方面比我们引以为傲的理性意识强得多。

举个简单例子,你手接近火,下意识就会弹开,而不需要通过理性的大脑分析,这是火,温度很高,手碰到会烧伤,所以要把手挪开,不用,潜意识遇到危险马上就反应了,高效且准确。

可是,人不能抛弃理性,全面由潜意识主宰,因为如今的人具有社会性,必须要有理性系统。

原始人可以任由潜意识主宰,现代人则不可以,因为现代人生活在社会,不是活在丛林。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能摆脱婴儿期的“全能自恋”人格,那么长大后就会成为武志红所说的“巨婴”。

“巨婴”会对个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奇葩问题,“巨婴”越多,也会带来更多相应的社会问题,有兴趣可以参考武志红的《巨婴国》。

“巨婴”的产生其实可以认为是婴儿的潜意识过于强大,且理性心理得不到应有的成长,成年后完全或部分继承那种“全能自恋”型的人格所导致的扭曲心理现象。

具有“巨婴”型人格的人往往做事非常极端,绝大部分情况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无尽的苦恼,但也有极少数的例外。

据说乔布斯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全能自恋”型人格。

乔布斯出生就被亲生母亲抛弃,收养他的乔布斯夫妇也没对他隐瞒。幼年的乔布斯把自己所知道的身世告诉他的邻居小伙伴——一个女孩。女孩听完就反问,这就说你是被抛弃了?

我是被抛弃的!

当乔布斯意识到自己是被抛弃后,他痛哭着跑回家。他的养父见了非常痛心,于是一字一句地安慰乔布斯说:

“听着,我们是专门选的你!”

也许就是这样,乔布斯从小就认为自己是最独特的存在,于是也就渐渐接受“全能自恋”的潜意识对自己的渗透和控制。

这个心理,在乔布斯十八岁那时到印度参加灵修时得到强化。

当时灵修的主持在一大堆修行者中指名道姓地选出乔布斯,并当场为他完成剃度。

乔布斯后来创立苹果公司,是公认的偏执狂,他认为自己应是无所不能的。他对事业极端专注,对自己和员工也同样苛刻,经常劈头盖脸地责问员工,“你干的是什么狗屁玩意?”

乔布斯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把每天都看作是人生的最后一天过”。

乔布斯对产品敏感而执着,当他的设计师按照他的极简理念设计出只有两个按钮的手机时,乔布斯坚决地否定他,不,最多只能有一个按键,重新设计!这几乎让设计师们抓狂崩溃。

最后在乔布斯的强大全能潜意识的坚持下,革命性的iphone手机诞生了。

乔布斯无疑是全能自恋型的天才,透过他的一生,我们可以一窥潜意识的强大力量。但我们不能一味崇拜潜意识的力量,因为绝大多数的所谓“巨婴”,他们的人生都过得一塌糊涂。乔布斯的死亡一定程度上也是拜他的这种扭曲人格所致,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这也解释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说天才和白痴可能都只有一线之差。



四、找回我们曾经的小伙伴

在刘慈欣的《三体》中,有一句名言: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这里的人性,可以认为是理性心理系统,而兽性,姑且可以认为是潜意识。

失去理性意识,人类至多成为茹毛饮血的原始人,但失去了潜意识,人类甚至连生存都不可能。

潜意识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础设施。

不管我们是否忽略了“他”,潜意识其实也一刻不停地呆在我们的身后,支撑着我们意识的大厦。

我们意识的理性部分,只不过是建立在潜意识地基上的上层建筑,我们对地基认识越多,利用越大,上层建筑就自然可以建设得越加宏伟。

另外,潜意识也曾是我们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因为成长,我们与潜意识也被迫分开。

我们不应忘记这个小伙伴,当我们觉知到潜意识的强大时,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放任潜意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们需要用理性去认识自己的潜意识,继而开发利用。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有朋友想知道如何“看到”和“接触”自己的潜意识。

我的回答是普通人无需心急火燎地去“接触”和“看到”自己的潜意识,那是心理辅导甚至是心理治疗的范畴,类似于灵修或催眠。一般来说,这样强行让你与潜意识接触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我认为正常人只需要对潜意识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在日后生活中多关心自己的心理行为就足够了。

例如当发现自己对某事无端极度愤怒,或者反应过激,而居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你就可以反思一下会不会是你潜意识的行为,想想你潜意识背后这样做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反思,你一定可以渐渐了解你的潜意识,渐渐再重新认识你所“丢弃”的小伙伴。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再次找回曾经的小伙伴。

多么令人怀念的小伙伴啊!

我们一同降生,因幼稚而两小无猜,因成长而分道扬镳,最后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因为成熟而并肩同行。

武志红在得到的心理课有一句开场白:

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和潜意识这个曾经的小伙伴再度认识、握手言和,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一次完满呢?

让我们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努力吧!

相关文章

  • 寻找潜意识,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完满

    一、潜意识是何方神圣?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潜意识的文章,在简书上获得推荐后有过万的阅读量,单篇文章得到700...

  • 生命的意义

    对生命以及生命意义的探索是史铁生小说永恒的主题,《命若琴弦》就是史铁生创作的一部抗争荒诞命运、追求生命意义的作品。...

  • 哮喘患者怎么改变命运?

    想改命就改命 为什么我对生命的本源刨根问底? 并非我是圣人,我只是想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尽管寻找的过程也是苦的...

  • 寻找人生的意义

    哲学家说,绳命本无意义,但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有意义的。又说,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欲望得到满足,无聊。人生就像一个钟...

  • 与童年和解/孙明霞

    文质老师用了很长时间谈“怎样不断‘回望’自己生命经历的”,从中阐述写作的意义,对生命的意义寻找,也引发我对童年的“...

  • 残缺中寻找完满

    何以为之?\记录

  • 足 迹

    雁过留声,人过留迹。用一次长途旅行画一年完满的符号,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

  • 武志红:命运01|潜意识就是命运——学习心得

    线索回顾:预言——潜意识(命) (常说的话)预言——潜意识(他力的命) 内在意识决定外在命运 我们的外在命运和我们...

  • 有缺陷才是完美

    以前一直觉得完美就是没有缺陷,直到看到这种解释,才真正懂得了完美的意义。 完满与不完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能够...

  • 生命 性命 使命

    人生是有层次和境界的。这与我们对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真谛的认知、理解相关。 人有三条命,人生有三重境界。...

网友评论

  • 4a9ff84428ba:👍不错,赞一个
  • 聆枫物语:大家好,这是关于潜意识话题的第二篇。刘慈欣在《三体》中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潜意识继承和成长于人类的“兽性”,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础设施,社会的理性需求让我们与潜意识分道扬镳,成熟就是寻回与潜意识并进行互动的过程,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完整。武志红说,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愿我们最终都可以成为完整的自己!感谢朋友们的阅读关注!
  • 齐帆齐:一出手都是精品呀
    聆枫物语: @齐帆齐 谢谢齐齐的夸奖☺️
  • 同飞吧:意识,潜意识好像很烧脑的话题,跟着作者的思路似乎更分明了,只是如何找回并相处潜意识,需要慢慢学习
    聆枫物语: @同飞吧 是的,找回潜意识是每个人各自的修行。
  • 闵语兰心:生命的意义是成为自己!👍
    聆枫物语: @闵语兰心 嗯,应该也是很好的书,暂时还没读,以后补上😀
    闵语兰心: @闵语兰心 我也读了很多武志红老师的书,现在正读《家为什么会伤人》
    聆枫物语: @闵语兰心 很棒的一句话,是引用武志红老师的😊
  • ba74c481fd32:很棒
    聆枫物语: @HL_e6b6 谢谢支持哦😘
  • 深山女巫一:谢谢分享,好有深度的文,原谅我得看两遍才吃透内涵。😭😭
    深山女巫一:越解释越不懂了,😂😂说实在的上学时我最怕心理学了。😒😒
    聆枫物语: @深山女巫一 谢谢认真的阅读。潜意识并不是感性的你,我觉得感性其实也包含在理性系统的范畴,属于可以“理解”的显意识部分。或许这样说吧,假如出现了一些你没有“理解”的感性内容,你可以把它归为是潜意识,我对潜意识的理解是,当你真正“理解”了的意识内容,那代表那些内容已经“浮”上来了,不再属于潜意识,就算它曾经确实属于你的潜意识,这就是所谓“发现”你潜意识。
    深山女巫一:其实就是感性的你与理性的你!对不?😓
  • 4a9ff84428ba:👍👍👍
    聆枫物语: @Sugar_yiu 😊
  • 道一虚白:写的好,透彻。
    聆枫物语: @深山女巫一 修哥可是个有内涵的人。
    深山女巫一:一休,你真看懂了。不愧聪明的一休!😂😂
    聆枫物语: @静修_ 谢谢修哥支持!

本文标题:寻找潜意识,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完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xx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