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亲的童年
爷爷去世的早奶奶一人拉扯着三个儿子,生活异常的艰苦。有一次父亲和小伙伴在村口玩,小伙伴的爸爸从集市上回来,买回来一些零食。他呼唤着自己的儿子回家去吃。当时物资十分的匮乏,小孩子吃的零食少之又少。不可能分享给一起玩耍的同伴们。爸爸哭喊着回家,吵着闹着要奶奶给他买个爸爸,他认为有了爸爸就有零食吃了。
那时候陕西关中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有狼群出没。天一黑,大人们早早的将小孩子领回家关上门。那时候还没有砖瓦,各家各户都是土墙和木门。村人们在厚厚的土墙中间刨开一个N型,然后将木门装在N型里。门上是一把铜锁,门内中间依着木门做的活动扣。关上门,只需要将活动扣扣紧。
一天晚上,爸爸起床撒尿。刚走到房门外,突然听见:“刺啦、刺啦”的抓门声,他大气不敢出,赶快提着裤子告诉了奶奶,奶奶说那是狼在抓门。
2、父亲的少年时期
到了上学的年龄,奶奶给爸爸准备了一些馒头。父亲很瘦小,胆子也很小。他的馒头经常会无缘无故被别人吃掉。在学校也不敢声张,回家告诉奶奶他不去上学了。回到家中,和奶奶还有两个哥哥一起务农。
村东头有个铁匠铺,奶奶就好说歹说让爸爸跟着铁匠师傅学手艺。爸爸眼明手快,不久,跟着师傅学会铁锹、锄头、镰刀、铁勺、铁铲的制作。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渐渐的会打一些细致精巧的铁锁,铁链。铁经过淬炼,再经过无数次的捶打中,变成了无坚不摧的各种物件。在学习打铁中,爸爸瘦弱的身体一点点强壮起来,那颗脆弱的心也变得无比倔强和坚强。
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右下角第一个就是我的父亲)3、爸爸的青年时代
一次机缘巧合,渭南市一位领导的专车抛锚了。六十年代初,很少有汽车修理厂,他们来到爸爸学习的铁匠铺,司机师傅说是汽车上的小零件坏了。爸爸说让他试试,小小的零件被爸爸打出来了,而且比旧的零件还精致光滑。被司机师傅装上后,汽车“突突突”的发动了。
没过多久,从渭南市发来一纸聘书,爸爸直接被调到渭南市炼铁厂工作。那时候爸爸已经和妈妈结婚了,大姐也出生了。爸爸带着家人的期望,来到了炼铁厂。他的徒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那时候妈妈带着大姐去爸爸厂里看望他,大姐顽皮好动,走到爸爸打铁的地方,红红的铁销溅到姐姐的脖子上,姐姐的脖子上就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印痕。
为了照顾家里,和别人对调了工作后,爸爸离开了渭南炼铁厂,来到韦庄镇煤机厂工作。打铁空闲时间与一些司机师傅成了好朋友,经常看他们修理汽车,并且学会了开汽车。到煤机厂工作,刚好派上了用场。
解放牌汽车4、中年时的父亲
爸爸低价买了厂里的车子,拉各种货物跑长途。由于他经常跑运输。结识的人很多,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来家里,让自己的孩子跟着爸爸学开车。家里最繁忙的时候,有两辆汽车,一辆解放牌汽车,一辆东风牌汽车。爸爸的徒弟足有五六个(其中就有大伯家的两个堂哥)。两辆车子跑运输,妈妈经常会在晚上给爸爸和徒弟们擀面条吃。
爸爸的辛劳,换来了家里的殷实生活。小学二年级,家里就有了海燕牌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家里的炕头和地上坐满了看电视的人。大姐和二姐初中毕业后先后进了煤机厂工作。她们进厂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学适应了厂里的工作。她们一再嘱咐妈妈,让哥哥和我一定要高中毕业,要不然进厂工作,学习起来真的艰难。
跑运输太辛苦了,等徒弟们一个个出师后,爸爸也卖掉了两辆汽车。重新回到煤机厂工作了。
5、小小的波折
小学五年级,爸爸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车祸。那天他下班回家,骑着摩托车,车头上还挂着他从市场上买的韭菜和肉,他想回家后给我们包饺子吃。
爸爸远远地看见呀一辆拖拉机横在马路上,原本想拖拉机司机会将车子掉转好。可是快到跟前,拖拉机还横在马路上。当时他的意识很清醒,假如摩托车直接装上拖拉机,难免会车毁人亡。
他不得不将摩托车开到路边的杨树上,摩托车撞飞了,整个人弹了起来,左大腿被杨树树干擦伤,身体落在了人家田地边上的一堆粪堆上。索性除了左大腿疼痛难忍,其他身体部位都没有受伤。
出院后的,闲不住的他,拄着拐仗,拿着照相机,给村里的老人们一一拍照。走遍了八个组,拍了上百张照片,至今家里的相册中仍有村里老人们的照片。等他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又和关系最好的叔叔合资开砖厂。
爸爸曾经用过的拐杖6、爸爸创办砖厂,起起落落
我初中高中时期,爸爸和朋友合资开办了砖厂。砖厂的工人大多是来自甘肃,每年冬天爸爸都会亲自去甘肃招人。他经常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吃住在砖厂。为了节省开支,爸爸学会了砖厂的设备修理。
高一那年,哥哥结婚了。砖厂赚的钱,爸爸几乎全部拿来,为哥哥筹办婚礼,请来了渭南市的鼓乐手助兴再加上还有村子里的专门从事红白喜事的乐队。好不热闹。当时光酒桌就有76桌。
砖厂的工人们听说老板的儿子要结婚了,坐满了一卡车,参加哥哥的婚礼。妈妈嗔怪爸爸:“不该叫砖厂的工人来,人家儿子结婚都是有收入的。我们家倒好,贴了不少钱。”爸爸只是笑笑,不和妈妈争吵。
等我考上大学了,爸爸的砖厂事业跌入低谷。家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考上了大学,忧的是我的6000元的学费从那里来。从不低头的爸爸为了我,东家一百,西家五十。终于凑够了我的学费。
开学前夕,很久没有出门的他,背了满满两袋自己家产的梨和苹果,领着我去渭南市一一拜访了他的表哥们。以前就听说爸爸的表哥们很厉害,都是在市里工作的,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爸爸和他的表哥表嫂们7、上了年纪的父亲
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毕业后我到了浙江的一家轮胎厂工作,爸爸亲自送我来浙江工作。我结婚了生小孩了,爸爸和妈妈都来过,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了我。离家很远,只能通过电话和父亲联系。父亲变得有点婆婆妈妈了,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无非就是要好好吃饭,好好上班,好好照顾孩子。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声音,是大年初四,父亲电话中骂我:“你有了婆家,忘了娘家。忘了我这个父亲。”
那年春节我没有给父亲打电话问候,只想着过年给父亲寄了钱就可以了。忙于照顾女儿的我,真的不该忘了给父母打电话问候。
伤心的父亲到了阿姨家,给阿姨和阿姨夫诉说着。阿姨说:“小红可能在忙,她真的有事情。忘了给你打电话了,假如她有什么事情叫你去,你一定会去的。”爸爸听后,笑了。
8、结尾
那个哭着喊着要奶奶给他买个爸爸的孩子,那个经过无数次捶打中变得比铁还坚强的少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那个为了家人辛苦创业的中年人,还有变得婆婆妈妈的老年人,就是我的父亲。
小时候,半夜三更经常背着我去赤脚医生那里打针,那时候父亲的背很宽很暖。上学了,难得一个月能吃上肉,爸爸偶尔会买猪蹄给我们吃,看着我和哥哥大快朵颐,他开心的笑着。刚考上大学,爸爸带着我去二娘家里。父女俩坐在一辆三轮车上,他紧紧的拉着我的手。高兴地说:“小红,你真厉害,考上大学了,爸爸高兴,爸爸高兴。”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是我从小就崇拜的偶像。以前是,现在是,此生都是。
网友评论